正文 第二百三十八章【終到西天】(2 / 2)

其實, 早在車遲國界過通天河時, 唐僧問那些在冰上走的人往那裏去, 陳老道:“這起人都是做買賣的。我這邊百錢之物,到那邊可值萬錢;那邊百錢之物,到這邊亦可值萬錢。利重本輕,所以人不顧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數人一船,飄洋而過。見如今河道凍住,故舍命而步行也。”

三藏道:“世間事惟名利最重。似他為利的,舍死忘生,我******奉旨全忠,也隻是為名,與他能差幾何!”

大家都失去了信仰, 大家卻都往那個不太信任的地方奔!因為有利, 這才是正常的, 理性的。

唐僧來到雷音寺取了哪些經呢?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雲: 共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經名我就不複製粘貼了, 占篇幅。具考證, 曆史上的玄奘法師取的確實是這些經, 不過這不重要, 我們還是來看西遊記。

當時, 唐僧在負責傳經的阿儺、伽葉兩位老同誌的陪同下, 參觀了藏經寶閣後,兩位老同誌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

三藏一聽就傻了, 他確實沒攢什麼錢, 回答道:“******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

行者見他講口扭捏,不肯傳經,他忍不住叫噪道:“師父,我們去告如來,教他自家來把經與老孫也。”阿儺道:“莫嚷!此是什麼去處,你還撒野放刁!到這邊來接著經。”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勸住了行者,轉身來接。一卷卷收在包裏,馱在馬上,又挑了兩擔,下山去了。

這次傳的是白卷。悟空道:“師父,不消說了,這就是阿儺、伽葉那廝,問我要人事沒有,故將此白紙本子與我們來了。快回去告在如來之前,問他摳財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來!”

四眾急急回山。

佛祖笑道:“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隻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即叫阿儺、伽葉,再傳有字的真經。

阿儺、伽葉二尊者複領四眾,到珍樓寶閣之下,再次勒索, 佛祖已經表態了的, 你再向誰告去? 三藏無物奉承,隻得把唐王親手所賜的紫金缽盂送給他們, 雙手奉上道:“今特奉上,聊表寸心。”那阿儺接了,隻是拿著缽盂不放, 伽葉才去傳經。

唐僧終於把經取到了。但是, 準確的說, 那幾大卷,幾大馱,幾大捆, 幾大擔,都是中華大唐國長安唐太宗收。唐僧不過是個郵遞員, 幫唐太宗送了一趟貨而已。

唐太宗天天盼他取經回來, 好重做水陸法會, 超度亡靈, 以解殺戮之災。終於盼回來了, 太宗道:“禦弟將真經演誦一番,何如?”唐僧便於雁塔寺登台,方欲諷誦,忽八大金剛現身高叫道:“誦經的,放下經卷,跟我回西去也。”這底下行者三人,連白馬平地而起,長老亦將經卷丟下,也從台上起於九霄,相隨騰空而去。唐太宗隻好又選高僧,修建水陸大會,看誦《大藏真經》,超脫幽冥孽鬼。

唐僧取的那個經並不是他的經, 那是唐太宗的經, 那些經裏究竟寫的都是些什麼妙法, 他還沒來得急看呢, 扔下就走了, 他已經修成正果了, 得快快趕去接受如來佛祖的封賜!

唐僧師徒四人千辛萬苦, 走到了西天, 四眾對如來倒身下拜後, 如來才叫阿儺、伽葉二尊者傳經。阿儺、伽葉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公然進行勒索。

告到如來處後, 如來卻說, 這個事我知道, 我下山,為別人念一遍經,才收了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收少了!

怎麼辦呢? 沒招! 麵對阿儺、伽葉的再次強行勒索, 唐僧隻有乖乖地就範, 將唐太宗所賜的紫金缽盂送給了他們。

阿儺、伽葉真的隻是要勒索錢財嗎? 那個紫金缽盂究竟是銅的還是金的? 這個還不太好說, 就算是金的, 和“三鬥三升米粒黃金”的差距還是很大, 何況人家還隻是念一遍, 並不傳經。

按我們現在的標準, 租一本書看, 一天才一角錢, 買一本最起碼也得十塊二十塊, 唐僧他一個用舊了的缽盂就能換回那一大堆經書?

這裏麵就存在一個問題: 阿儺、伽葉究竟是不是向他們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