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八章【終到西天】(1 / 2)

佛經上講佛界是平等的, 可西遊記偏偏把佛界設計成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組織。佛經上講修行不要執著, 可西遊記偏偏把唐僧設計成一個堅定執著的取經人, 佛經上講普度眾生, 可西遊記偏偏說取經是給唐太宗解災的。佛經上講明心見性自證成佛, 可西遊記偏偏說唐僧見如來倒身下拜後, 由如來封授職位而成佛。

是作者不懂佛學嗎? 不是, 作者根本就不是在講宗教, 講的是世俗, 是社會, 是組織。

唐僧一心要奔向這個組織, 從上路起, 到到達止, 這才是他的修行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他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 他有沒有對自己產生懷疑? 產生動搖? 有沒有對他所向往的那個組織產生懷疑? 產生動搖? 答案是肯定的。這和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第八十一回, 唐僧病了, 按說小病養幾日再走也無妨, 可偏偏唐僧打退堂鼓了, 他要寫一封信叫孫悟空送給唐太宗, 他不去取經了! 他決定放棄, 這是他在經曆了那麼多事後, 產生懷疑動搖最大的一次, 他也在不斷地反省總結啊, 這樣走下去, 究竟還有沒有意義?

從第九十一回起, 離如來佛越來越近了, 作者開頭第一句話寫道: 話表唐僧師徒四眾離了玉華城,一路平穩,誠所謂極樂之鄉。

“一路平穩,誠所謂極樂之鄉。”這句話放在第一句的位置上, 就是“置頂”了, 吸引大家的眼球, 都來看看極樂之鄉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的, 從這個地方起到雷音寺, 都是如來的範圍。

四眾遇到一個和尚,對唐僧作禮道:“老師何來?”唐僧道:“******中華唐朝來者。”那和尚倒身下拜,慌得唐僧攙起道:“院主何為行此大禮?”

那和尚合掌道:“我這裏向善的人,看經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才見老師豐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當下拜。”

唐僧笑道:“惶恐,惶恐!”

居住在極樂之鄉的善人,都指望修到中華地托生。搞笑不?!

元宵節, 眾僧陪唐僧進城裏看燈。有三盞金燈, 缸來大小,每缸有酥合香油五百斤。三缸一千五百斤,共該銀將有五萬餘兩, 此間二百四十家香油大戶甚是吃累。一過夜,佛爺現了身,油就沒了。

八戒在旁笑道:“想是佛爺連油都收去了。”眾僧道:“正是此說,滿城裏人家,自古及今,皆是這等傳說。但油幹了,人俱說是佛祖收了燈,自然五穀豐登;若有一年不幹,卻就年成荒旱,風雨不調。所以人家都要這供獻。”

收油的是三個犀牛精, 他們究竟是佛是妖? 不太好確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在幫如來佛祖收油! 自古及今都是這樣收的, 人們也都說是佛祖收了, 佛祖既沒有澄清事實, 也沒有懲罰他們, 還讓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繼續收!

孫悟空降服了三個犀牛精後, 二百四十家香油大戶都來酬謝。唐僧吩咐道:“悟空,瞞著那些大戶人家,天不明走罷。恐隻管貪樂,誤了取經,惹佛祖見罪,又生災厄,深為不便。”

“惹佛祖見罪,又生災厄。”唐僧算是徹底認清了如來, 他一有災, 就會很自然的聯想到: 又是領導存心在鬼搞!

第九十五回是捉最後一個妖怪玉兔精。第九十八回至結尾, 是講見真如成正果, 夾在中間的第九十六、七回, 講寇員外, 沒有妖怪。

作者為什麼要在見佛祖之前安排這樣一回沒有妖怪的故事? 許多人反映這一回沒什麼意思, 不好看。錯了, 作者有意安排是有寓意的。

寇員外是個有錢的大善人, 從四十歲開始齋僧, 直到六十四歲。齋僧, 就是管和尚白吃白喝, 二十四年間,已齋過九千九百九十六員, 加上唐僧四人, 正好一萬名圓滿。

這個故事想說的是, 你信佛齋僧, 一圓滿, 立遭殺身之禍! 錢財被強盜洗劫一空。如果不是遇到孫悟空, 那個大善人絕對活不過來! 孫悟空是個惡言惡語逞強好勝的凶頑之徒, 作者卻有意安排他在西遊記中救活了好幾個人!

孫悟空當了十幾年的和尚, 基本上沒說過什麼善話, 沒積什麼口德, 為什麼? 他根本就不信佛理論那一套! 如來佛理論提倡行善, 唐僧天天把善字掛在嘴上念, 你猜孫悟空怎麼說的?“師父要善將起來,就沒藥醫。”一行善, 命都沒了。

八戒、沙僧呢? 信佛不? 信如來佛理論不? 跟唐僧做了十四年和尚, 一句經也不會念! 連裝裝樣子都不會, 我可以肯定地說, 最後都成了正果的時候, 他們還是不會念經! 就這種業務水平的人, 還不是在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