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章【安天大會】(1 / 2)

當老君親眼看到自己打造的神珍鐵在猴子手裏隨心變化,威風四起,此時的老君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是激動,還是感歎?

我想應該兼而有之。

老君激動,是因為金箍棒“瑞氣騰騰”,終於又找到主人了。

老君感歎,是因為金箍棒中的烏鐵暗示猴子的無法無天,該發生的還是得發生。

所以,當二郎神逮著猴子把他送到玉帝那的時候,老君忽然靈根一閃,強行把人要過來送去爐裏燒煉。

燒煉不是要致猴子於死地,而是要幫他煉出一雙“火眼金睛”。

七七四十九日滿後,老君把猴子開爐放出。

為什麼鍛煉“火眼金睛”是七七四十九日呢?

因為在中國的道學文化中,七和九是兩個很特殊的數字。七七四十九的由來,是指道學中的這麼一段話:“大衍五十,天演四九,留一線生機於天地萬物”。而九是極限之數,謂之最大。九九八十一就是指千變萬化,乃是事物演化的極限,也就是萬事萬物的真諦。

所以,七七四十九日煉的是“火眼”,九九八十一日煉的是“真眼”。

老君隻給猴子煉了七七四十九日,這表明老君隻想給猴子“火眼”,至於能不能獲得“真眼”,那還得看他日後自己的造化。

猴子幸運地被老君煉成了“火眼”。由於事先沒有透露給任何人,以至於猴子蹬爐跳出來時,大家都嚇了一跳。慌得那“架火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風狂的獨角龍”。

這時候,老君也裝著模樣趕上抓一把,結果被猴子一捽,捽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看到這裏,我真的要佩服太上老君的演技了。你說他那樣武林泰鬥的一個人物,居然也能低下姿態,讓猴子輕易地捽出一個“倒栽蔥”。真是太難為他老人家了!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來,老君放跑猴子乃是有意而為之的。猴子沒有被煉化,並非是八卦爐裏真的出了漏洞,而是老君有意讓猴子躲在“巽宮”位。七七四十九日後,時滿爐開,老君又故意讓猴子放倒八卦爐,使其強行衝出,一路打到靈霄殿外。

當然了,猴子是從自己的兜率宮中跑出去的,如果不是老君這一個“倒栽蔥”,未免會背上一個故意放人之罵名。就像很多電視劇裏演的:牢頭與刑犯私交,想要放跑犯人,又怕事後牽扯自己,於是就拿塊磚使勁拍自己的腦門。拍得鮮血淋淋的,最好直接暈過去,方才見效果。現在不同了,老君的八卦爐被踢翻,自己也摔了個“倒栽蔥”,所有在場的人都是見證:猴子是自己跑出去的。

老君幫助猴子出逃,為大家演了一場好戲,鬧得整個淩霄殿都不得安寧。不過,時局卻牢牢的在他掌握之中。

果然,猴子衝到靈霄殿沒多久,如來就被請來了,大鬧天宮很快就被圓滿收局。

大鬧天宮的故事結束了,老君的故事卻才剛剛開始。

他建議如來開設一個“安天大會”。

為什麼要開設“安天大會”呢?因為隻有開設“安天大會”,才能讓玉帝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位置:你玉帝可以執掌三界,他如來同樣可以安天。你小子別鬧騰得過頭,就算你坐穩了三界,老子也有能力把你這個總裁隨時換掉。

至於孫悟空嘛,他仍舊還是那段烏鐵,沒有金箍不成方圓。既然如此,是時候該讓你去五行山反省反省了。

500年之後,玉帝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的這一切,原來都不過是過往雲煙。

蟠桃大會開席之時,太上老君故意約燃燈古佛去朱陵丹台上講道,製造了不在現場的假象。而中途卻使了一招“乾坤挪移”,硬把猴子卷到了自己家門前。那猴子偷吃了禦酒,搗毀了蟠桃宴,知道自己闖了禍,一路醉醺醺地逃回齊天府。猴子正急匆匆地趕著呢,抬頭一看,對麵門上撞出來三個字:兜率宮。

按理來講,齊天府就在蟠桃園的邊上,與設蟠桃宴的瑤池屬於同一層天。齊天府平走,兜率宮往上。一個人喝醉了酒,走路可能搖搖晃晃,東南西北可能不分,但上樓下樓總還是清楚的吧?怎麼會突然往上跑呢?

打個比方,你和一幫朋友在一樓大廳喝酒,大家都喝醉了,準備散席回家。你有見過回家的人有往樓頂上跑的嗎?往樓頂上跑的隻有一種情況:心情不爽,突然想發酒瘋。

孫悟空並沒有想發酒瘋,他當時的意識還很清楚:我闖禍了,我得回家躲躲。可是,怎麼躲啊躲的,躲到兜率宮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