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兜率宮”三個大字,猴子頓時把自己嚇了一下:“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也罷,也罷!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
從後麵的取經過程看,猴子的方向辨別能力是極好的。來來回回跑過這麼多地方,從沒見過他跑錯方向。一個方向辨別能力極好的人,就算再醉,也是極少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猴子見了大驚:我今個是怎麼了?怎麼好端端的跑到三十三層天外來了?噢,可能這回真的是喝高了。
猴子撞撞跌跌地犯了糊塗,老君的心裏可一點都不糊塗。兜率宮裏雖然人去樓空,卻早已為猴子準備好了五個葫蘆,那葫蘆裏滿滿的都是金丹。孫猴子看得急紅了眼,哪裏還管得上自己幹什麼來,捧起葫蘆就咕嚕嚕往嘴裏倒,跟吃炒豆似地。
很快,這五壺金丹全被猴子一人下了肚。
猴子雖然把金丹都吃光了,不過對於老君來說,也不見得是什麼損失。不就是那五壺仙丹嘛,原本就是給玉帝做丹元大會用的。既然玉帝這小子那麼喜歡跟我玩陰的,幹脆,老子就見花獻佛,送予猴子了。
反正,誰吃還不是吃嘛!
金箍棒、金蟬子,兩級的回爐
老君的這次朱陵丹台上講道,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個是為自己製造不在現場的假象,把人為的盜丹事件裝扮成偶然現象。
一個是趁著與燃燈古佛交流的機會,順便把秘密傳達給如來,好讓他早有準備。
有人聽了可能會很奇怪,老君為什麼要把秘密告知給西天如來呢?他兩到底啥關係。
那我告訴你:老君是如來的上級,如來是老君的下屬。
一切秘密就在孫猴子的金箍棒裏。
這根金箍棒雖然在造型上沒有什麼奇特之處,但它的來源和含義卻是非常深刻。其中間有一段烏鐵,兩頭用金箍包住,乃是當年太上老君親自打造的傑作。烏鐵代表無光明障,也即無限製的妄念,可隨大,可隨小,無窮邊境;金箍代表法咒,也即佛罩,能製止一切無妄罣礙,持戒修行。這是按善惡兩念相生相克的原理進行打造的,是一個修行人的專屬物品。
看上去,這樣的解釋好像也沒什麼稀奇。不就是說,金箍棒對孫悟空具有影射作用嘛。可是你仔細一瞧,卻大有文章。大家看清楚:老君是道教的,金箍棒是老君打造的武器,其兩頭的金箍深含著佛意。一個道教人士打造的武器為什麼是按佛教的隱喻方式來設計的?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謎題。
不僅金箍棒的設計是個謎,而且,唐僧的“金蟬子”身份也是個謎。
在第一百回的“徑回東土,五聖成真”中,如來佛祖有一段關於他出身的背景介紹:“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
金蟬子是何方神聖?
就算你翻遍佛典,你也找不出金蟬子是哪位佛爺菩薩。
為什麼找不出來呢?因為佛典裏根本就沒有“金蟬子”這種說法。
奇怪了,既然佛典裏沒有“金蟬子”這個說法,那這個金蟬子的稱呼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
哈哈,答案恰恰就在道教裏麵。
在一些道教典籍中,道家常常會將羽化成仙比喻成金蟬脫殼,意思就是說,你脫離了凡人的軀殼,元神就飛到天上去了,就成神仙了。而在佛教裏麵,這種脫離凡體的過程同樣也有一種說法,隻不過不叫“金蟬脫殼”,而叫“涅槃”。
丹道書籍中對人的各種“神”都有專門的敘述,而把人的先天之神稱之為“元神”,也就是每個人與身俱來的“靈光”。元神脫離凡體後,就會靈光一閃,也就是變成神仙了,從此以後可以無生無滅。(噢,不對,這是佛教的說法,應該叫長生不老。)
這種元神脫殼,以靈光遊離於眾生的過程,就是“金蟬脫殼”。
好神奇啊,好神奇!如來佛祖的這個二徒,居然取了一個道教人士的名字。
大家看到了沒有,老君的金箍棒用的是佛家的設計(包括悟空的這個名字),如來的二弟子用的是道家的名字。他們兩個不偏不倚,正好進行了互互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