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了這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好不容易地結了三十個果子,如今隻剩下了十三個。
鎮遠大仙原來因為不舍得讓唐僧的手下吃,結果卻被吃掉了半樹的果子。礙於麵子,甚至讓福壽祿等對自己一點價值都沒有的人也吃了三個。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至於孫悟空嘛,也不過霧裏看花,水中撈月。就算你和他八拜為交,人家也沒放在心上,反正西天路上遇到那麼多困苦劫難,他也從沒提起過這個空頭大哥。
真應了那句話: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五莊觀一難,雖是由孫悟空惹禍引起,卻有唐僧不可推卸的責任。
從義務上來說,唐僧是取經團隊的法人代表,猴子是唐僧的下屬員工,員工出了問題,當領導的就應該擔負起首要責任。
鎮元大仙說的對,唐僧做大不尊,理應負責連帶責任。
孫悟空聞言,心中暗道:“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頓鞭打壞了啊,卻不是我造的業?”又是忍不住開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樹也是我,怎麼不先打我,打他做甚?”
大仙笑道:“這潑猴倒言語膂烈。打他三十大鞭。”
劈劈啪啪打了三十鞭。打完收工,吃午飯時間到了。
吃好了午飯,大家繼續幹活。鎮元大仙又一次衝著唐僧嚷道:“還該打三藏訓教不嚴,縱放頑徒撒潑。”
行者又道:“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時,我師父不知,他在殿上與你二童講話,是我兄弟們做的勾當。縱是有教訓不嚴之罪,我為弟子的,也當替打,再打我罷。”
大仙笑道:“這潑猴,雖是狡猾奸頑,卻倒也有些孝意。既這等,還打他罷。”
劈劈啪啪又打了三十鞭,一直打到天色將晚。(60鞭子打了整整一天?改成6000還差不多。)
不管怎麼說,孫悟空挨下一天的鞭子,做師父的就算不想承擔責任,看在徒弟挨鞭的份上,這時候也該出來安慰安慰。沒想到唐僧要用猴子的時候一點不馬虎,不用猴子的時候卻當起了龜孫子,老淚雙垂地埋怨道:“你等闖出禍來,卻帶累我在此受罪,這是怎的起?”
孫悟空一聽,心裏頓時涼了半盞。不禁反駁道:“打便先打我,你又不曾吃打。”
唐僧回答:“雖然不曾打,卻也綁得身上疼哩。”
孫悟空頓時想暈倒。
之後,孫悟空說:師父,你放心吧,我去海外求一個活樹仙方,到時候一定讓這老兒放你西去。唐僧急急地問道:“莫要哄我,此去幾時可回?”悟空回答:“隻消三日。”
唐僧鄭重強調:“既如此,就依你說,與你三日之限。三日裏來便罷,若三日之外不來,我就念那話兒經了。”(你咋這麼不信任人呢?)
沒想到啊,沒想到,鎮元子都沒給猴子限定時日,唐僧倒把日子先定了。猴子跑出去的時候,一是無奈,二是心痛,直感覺心裏的血液哇涼哇涼的。
因為孫悟空的血一直是哇涼哇涼的,所以在下一回的“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裏,被唐僧出趕之時,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苦啊!你那時節,出了長安,有劉伯欽送你上路。到兩界山,救我出來,投拜你為師。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盡千辛萬苦。今日昧著惺惺使糊塗,隻教我回去,這才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心想,我受東海龍王勸解,這麼死心塌地地來撿你這隻鞋,咋就這麼難呢!
回過頭來,對著沙僧,說了一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賢弟,你是個好人……”
“賢弟,你是個好人”這恐怕不是孫悟空的知心話。
因為孫悟空回來後見到沙僧,第一句話便是:“你這個沙尼!師父念《緊箍兒咒》,可肯替我方便一聲?”指責沙僧沒有在師父麵前替他說話。
孫悟空說沙僧是個“好人”,並非是指沙僧的本心,而是相對於唐僧、八戒而言的。也就是說,當唐僧和八戒昧著惺惺說話時,你沙僧沒有添油加醋,已經算是不錯了。
不說話便是好人。短短的一句話,其中的酸甜苦辣,誰人能知?誰人能嚐?隻有抹淨了喉嚨硬往肚子裏咽。
在這樣一個心境下,猴子躊躇萬千地回到花果山。當然,他回家後看到的景象也如複製一般:回顧仙山兩淚垂,對山淒慘更傷悲。當時隻道山無損,今日方知地有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