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後三次試探,商鞅終於知道了秦孝公變法決心之堅,為自己在秦國變法成功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後盾,使自己的才華能夠順利施展。
通過商鞅的三見秦孝公,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讓別人的思想與自己同步,就要首先弄清別人在想什麼。
菩提祖師看上了孫悟空的聰明才智,但又搞不清他本人的心誌如何,所以故意拿些“術”、“流”、“靜”、“動”之類的東西來試探悟空,目的就是要知道他的學習目的明不明確,態度堅不堅定。
祖師的做法非常有意思。一方麵,他在眾人麵前責罰了孫悟空;另一方麵,他在暗中又偷偷地欣賞孫悟空,並要向他秘密傳道。麵對同一群人,用同一個行為表現出兩層截然不同的含義,並且能把這兩層含義準確地傳達給兩類不同的弟子,這正是菩提祖師的高明之處。
看到這裏,我們不禁要問,祖師爺爺能不能別把事情搞得那麼複雜,那麼玄妙難參?
我的回答是:不能!
我們試著想想,如果祖師不責罰悟空,而是笑著對他說:“悟空啊,我聽了你剛才的話,覺得你意誌堅定,是一個可造之才,這樣吧,我就傳你幾招我平生最厲害的法術。”
其結果會如何?不但失去了做師父的尊嚴,還會讓那些本來比較乖順的徒弟也學著跟孫猴子一樣,動不動就頂撞師父。反正頂撞師父有好處嘛。
現在不同了,菩提祖師對猴子這麼當眾一“責罰”,無形之中就等於發出一個信號:機會是同等的,每個人的能力卻大不一樣,能不能打破這“盤中啞謎”,那還要看看你們各自的造化。
孫悟空具備這樣的造化,所以他有資格得到我的真傳。你們其他弟子都沒悟到,所以你們也就沒有資格。
三年之後,孫悟空學成一身本領,眾多師兄弟都隻能望而空歎。再回過頭來把當年的事情一回憶:唉!都怪自己缺心眼,我當時怎麼就沒想到呢?
你這去,定生不良
經過三年修煉,悟空的根基逐漸穩固。於是菩提祖師進一步向他傳授七十二變化與筋鬥雲。
聽說師父要教悟空筋鬥雲,一個筋鬥就能十萬八千裏,他的師兄弟們是什麼反應呢?說來也挺搞笑。
原文:大眾聽說,一個個嘻嘻笑道:“悟空造化!若會這個法兒,與人家當鋪兵,送文書,遞報單,不管哪裏,都尋了飯吃!”
師兄弟們覺得悟空學會了這本事好處可大了去了。可以給別人跑跑腿、送個報紙、文件什麼的,還可以混個特快專遞的差使,到哪都能找碗飯吃。原來,師兄弟們學道的目的隻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看來祖師收的弟子可不怎麼樣,難怪他們當初參不透這盤中啞謎了。
孫悟空得了菩提祖師的真傳之後,身份就變得跟眾師兄弟不一樣了,身份的不同帶動性格上的變異,他再也不記得當年曾經跟師父說過的話:“人若罵我我也不惱,人若打我我也不嗔,隻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開始變得貪婪起來。
祖師說:“我這裏有一個天罡數的變化,一個地煞數的變化,你要學哪一個?”
悟空回答:“弟子願學多的,就學一個地煞變化罷。”
孫悟空選擇地煞變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理由,隻是覺得地煞變化的數字多了一點。
原來,天罡數為三十六般變化,地煞數為七十二般變化。孫悟空也沒有問清楚師父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也不知道是天罡數厲害還是地煞數厲害,囫圇吞棗地就選擇了數字多的一項。在他看來,數字越多,變化也就越多,變化越多,自然也就越厲害了。
那麼天罡數和地煞數相比,真的隻是少了一半變化嗎?
我們且看一下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術的具體內容。
1、天罡三十六法:
斡旋造化、顛倒陰陽、移星換鬥、回天返日、呼風喚雨、震山撼地、駕霧騰雲、劃江成陸、縱地金光、翻江攪海、指地成鋼、五行大遁、六甲奇門、逆知未來、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飛身脫跡、九息服氣、導出元陽、降龍伏虎、補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無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開頃刻、遊神禦氣、隔垣洞見、回風返火、掌握五雷、潛淵縮地、飛沙走石、挾山超海、撒豆成兵、釘頭七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