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信息來源。
花果山自古以來與世隔絕,從未與人接觸,神仙們也不光顧,通背猿猴是如何知道天上地下這麼多事情的?
這個通背猿猴是個什麼人物,他怎麼會知道做神仙可以長生不老?
隻有一種現象可以解釋。
在認識大自然的一係列過程中,花果山的猴子會碰到一些令人恐懼和難以解釋的事情,諸如狂風暴雨和在漆黑的夜晚看見某種幻象,或者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伴被未知的力量擊垮等等,他們往往把這些現象同妖魔鬼怪聯係起來,想象它們可能是憤怒的鬼魂或是被獵殺動物的幽靈,於是想盡各種辦法,用崇拜和獻祭的方式來慰藉超自然的力量。這樣,巫師就出現了。
這裏的通背猿猴很可能就是花果山的首席巫師。
巫師不僅懂得如何觀察星象,而且還會各種占卜,正是由於通背猿猴掌握了這樣的能力,他對花果山之外的事情才有了清楚的認識,知道了除了花果山的猴子和動物外,世界上還存在著佛、神、仙三等名色。
也就是說,此時的花果山不僅在改造自然能力上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已經具備了了解宇宙萬象的初步能力。從這一刻開始,花果山的猴群不再是簡單和被動地認識周圍的事物,而是開始主觀性地發現和探索世界了。
與此同時,花果山上還出現了一種全新的食物。
《西遊記》上說,美猴王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生命得到永久的延續,決定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尋取長生不老之術。出行之日,群猴不僅為他準備了豐富的水果宴,還“搗碎茯苓並薏苡,石鍋微火漫炊羹”,利用水簾洞的石鍋石灶,熬了碗蔬菜湯給美猴王喝。
看見沒有,連菜湯都喝上了,花果山上居然還出現了炊事班!
這個炊事班是怎麼成立的呢?
炊事班的成立條件首先是得有火。
大家都知道,此時的孫悟空還沒有出去拜師,並不具備變火和用火的能力,而在此之前的花果山也一直處在與世隔絕的狀態,沒有聽說過哪一個猴子在人類那裏偷學了用火煮菜。那麼,在無師自通的情況下,猴子們是如何知道可以用火煮東西吃的呢?
我想,首先是來自自然界中的大火。
在自然界中,偶爾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燃燒現象。比如雷電,火山,流星,或者某種化學元素露出地麵等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燃燒現象的產生,這些燃燒現象一但碰觸到秋高氣爽的日子,就會變成森林火種,從而引發大麵積的森林火災。
這些猴子很可能在大火之後,將一些殘留的火種帶回了家,並且首先認識到了火所具有的那些最顯而易見的功能。
他們發現,火可以通過不斷添加柴火來得到延續,到了晚上,火可以驅逐野獸的侵擾和照明,天氣冷的時候,火還具有取暖的功能。當然了,這些條件首先要基之於猴子們的社會分工,因為沒有社會分工,就沒有專門的猴子來不斷地用樹枝“喂”火,從而也就無法保護火種了。
當然了,有了火不等於就擁有了熟食,熟食的使用很可能跟花果山的猴子們喜愛吃肉有關。(有人認為,熟食的來源還可能來自大自然中的火,森林之火把動物們的屍體直接烤熟了。但實際上,如果你了解消防知識,就你應該知道,那些動物的屍體大都不是被火燒死的,而是被煙熏死的。動物們也不可能傻B到跑到火堆裏,架起柴火,把自己燒個透。)
提起猴子,人們總能想起猴子調皮機靈吃水果的模樣,好像它們除了水果,什麼都不碰。其實,它們的主食除了野果、種子和嫩葉外,偶爾也會找些鳥卵、昆蟲或者其他小型動物作為美食。但是不管怎樣,像花果山的猴子那樣,帶有攻擊性地吃食大型動物,卻是聞所未聞。
和普通的猴子不一樣,花果山的猴子是非常喜歡吃肉的。
《西遊記》中第二十八回,孫悟空有這樣一句對話:“你們去南山下,把那打死的獵戶衣服,剝得來家洗淨血跡,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屍首,都推在那萬丈深潭裏;把死倒的馬,拖將來,剝了皮,做靴穿,將肉醃著,慢慢的食用。”
對於死去的馬匹,猴子們的行為不是扔到溝裏直接了事,而是剝了皮,將肉醃了,慢慢的食用。
這裏反映出一個信息。花果山的猴子絕對不是一群普通的猴子,他們是帶有攻擊性的,並且很喜歡吃肉。
從猴子喜歡吃肉的現象反映出,花果山的猴子與牛羊之類的草食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他們和老虎、獅子一樣,原本都是屬於獵食動物。
那麼,花果山的炊事班為什麼跟猴子們愛吃肉有關呢?
根據美猴王的江湖血淚史記載,當時情況是這樣的:
一年冬天,花果山的天氣特別冷。外麵還下著鵝毛大雪,出去打獵已是不太可能了,美猴王帶著大夥兒坐在水簾洞裏,圍著火堆,搓手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