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稱他是“美猴王”,是因為他比其他猴子更具靈性,在智力的開發和挖掘上比其他猴子更徹底,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做好領頭羊和解決其他猴子的生活問題自然就成了石猴的責無旁貸。
他受鳥類在樹上築巢的啟發,最先發明了“巢居”。他指導花果山的猴子們用樹枝和藤條在高大的樹幹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頂都用樹枝遮擋得嚴嚴實實,即擋風避雨,又可防止其他禽獸的攻擊,猴子們從此不再過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
感謝上帝!(美猴王鬱悶地看著上帝)
建築工程師也被感染了,鬱悶著走出來:“啥?教人搭個破茅蓬也能這麼神氣?還是搭在樹上的。”
然而,這卻是花果山早期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為什麼說它最重要?我們可以先從動物的需求中進行分析,總結出滿足動物的三個最大的需求:睡眠、食物和性行為。
在動物世界裏,除個別大型食肉動物外,所有動物睡眠都處於不安全狀態,因而要尋找藏身場所安睡。
凡是長腳的,都需要睡眠。
在這方麵,動物們可謂八仙過海,使盡了各種神通。
毒蜘蛛用的是警戒色,烏龜靠一身堅不可摧的裝備,變色龍具有隱蔽能力,而刺蝟則很好地利用了防守反擊……
有一個好的法寶當然可以睡得香一點,不過大部分動物卻沒有那麼幸運。
其中,個子較小的還可藏身於自己隱秘的巢穴裏來躲避危險,不過個子較大的就難過羅。你隻有一個辦法:一天到晚不睡覺。
不睡覺?那怎麼行?
誰叫你平時不注意減肥!
於是,大象每晚隻睡三四個小時,其中兩小時都是站著睡。
馬可以一直站著睡,羚羊一出生就時刻警惕著。
長頸鹿每晚一般隻睡兩小時,短睡的時候,就將脖子和腦袋靠在樹枝上。長頸鹿從地上站起要用時一分鍾,使得其逃生能力大打折扣,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就隻能躺個二十分鍾。這時候它的內心隻有一個信念:唉!死就死吧,做鬼也比困死強。
花果山的猴子們早期的生活就與這些大型動物相似,睡眠實在是件很傷腦筋的事情。
我們可以設想,在花果山上,睡眠不足對猴子們來說是多麼危險的事情,有了房屋,才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由此可見,住房問題,不僅是關係到花果山的民生問題,也關係著花果山的生存問題。
石猴在花果山當上了美猴王,率領著猴子們快樂地生活了三百多年。
忽然有一天,大家正在喝酒聊天的時候,猴王潸然地流下了眼淚。眾猴慌忙問原因,猴王回答說:我們現在雖然不受人間帝王法律的管轄,也不怕凶禽猛獸的淫威,但我們的陽壽終究有限。將來有一天老了,氣血不活了,變成了鬼,還不得受到閻王老子的管製。一旦我們死了,就沒有這麼逍遙自在了,這好日子不就到頭了?眾猴聽了這話,也一個個掩麵悲啼,俱以無常為慮。
美猴王的這個想法,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希望自己的好日子能夠天天有,一直過下去。猴子的壽終正寢本來屬於再正常不過的事。一個新的生命誕生就意味著另一個生命的死去,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所在。長久以來,花果山的猴子們早已習慣了這個規律,他們生著來,老者去,生命在輪回中一代代地更替。誰也沒有察覺到這個過程有什麼不合理。
但是,美猴王卻感到了憂慮。猴王怎麼會突然產生這種想法呢?難道是他的一時心血來潮,異想天開?
猴王產生這樣的想法是有原因的。
猴王不會平白無故地產生這種想法,這從某種意義上直接反應出,他這三百年的日子實在過得太滋潤了。試想,如果他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而且還相當不順,經常感到生活的苦悶,怎麼會因為自己的壽終“忽然憂惱,墮下淚來”?隻有活在無憂無慮的幸福狀態中的人,才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常常感歎:“唉,這日子過得真快呀!”擔心自己的好日子就快到頭了。
美猴王的忽然墮淚,是伴隨著“每天喝酒聊天”進行的。所以,他的感受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今朝,憂的是將來。
很多專門研究猴子和猩猩的動物學家們指出,森林中的猴王(猩猩王)通常在它的任期之內,會受到猴群中其他個體的敬畏,享有最高的交配權和食物占有權。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可以從此養尊處優,尋找食物和獲取食物仍然占據著它幾乎所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