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就憑這句話,他應該已經深深地讀懂了太上老君的“無為而治”了吧。
所謂的“無為”,並不是毫無作為,而是遵循自然的法則而不妄為,讓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發展,而不是橫加幹涉,使其處於符合道的自然狀態。這種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無為而無不為”,貌似無所作為,其實是非常高明的管理手段。
難怪美國著名外交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對老子的這段話佩服地五體投地,要把它引入自己的管理哲學。
“一名最好的經營管理者是讓人感覺不到他的存在,讓他們覺得,這事是我們自己完成的”。這句話不僅告訴我們一個成功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同時也告訴我們: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時代,一名有效的經營管理者僅僅懂得業務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豐富的綜合知識、廣闊的胸懷、較強的組織、協調和溝通能力,以及非常堅韌的心理承受能力。
由此,我深深地相信,宅哥的低調哲學絕不是出於懦弱者的表現,他能毫不費力地坐到家喻戶曉的三界總司令這個位置,自有他低調的道理。強者自強、弱者自弱,強者必將矗立於頂峰,弱者必將屈膝於穀底。無怪乎佛祖這樣的高手,都要對他敬畏三分。
對於宅哥,我的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一百個,一千個皇帝也沒能像他那樣做得遊刃有餘,他一步不挪地呆在玉清宮裏,天下的大事全都網羅眼底。
而我,作為他的粉絲,對他的能力終生都不會懷疑。
清閑生活的背後
都說神仙們很清閑,月天正從來都不這麼認為,就拿這個玉帝來說吧,他就不是一個清閑的主。
好比取經這十四年來說吧。
天上一日,人間一年,十四年的取經活動對於常人來說也許時間很長,可對於玉帝來說,其實也就2禮拜的功夫。這兩個禮拜,光是孫悟空來天庭搬救兵就鬧了不知幾次。加上天上天下其他的突發事件,你說,這日子能過得清閑嗎?
雖說,地上有很多妖怪,這些妖怪在凡間為非作歹,玉帝並非兩耳垂塞,也不是不知道如何處理。但這處理也得需有時間不是嗎?
天下的要處理的事情那麼多,玉帝卻隻有一個,就算他老人家日裏萬機,二十四小時一刻不停地工作,那也不夠雙手是不是?
所以,對玉帝來講,有些事情是不能管的,也管不過來。作為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首先要掌控的就是整個形態的結局。任何事情都得分出大小、輕重,要弄清楚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
就像高中的曆史老師曾經問我們的一個問題:是重要的事情先做?還是緊急的事情先做?
看上去,緊急的事情好像更需要我們立馬去做。因為它已經發生了,並且刻不容緩,需要有人立即解決。可是你想過沒有,緊急的事情也是有分大小的,有些事情雖然緊急,但它即便發生了,也不會對你造成致命的後果。而重要的事情看上去好像可以緩一緩,拖一拖,反正拖上一段時間也可以慢慢再解決。可是,因為它是重要的,你沒有因此作出具體的計劃和對策,這個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它就能成為一顆定時炸彈,到時候突然爆發,讓你永遠處在被動的地位,而你也隻有永遠忙於奔波。
妖怪再為非作歹,他也動搖不了天庭的基礎,頂多隻是局部的。局部的東西鬧得再翻騰,它也隻能是大局中的一個邊角料。玉帝是個做大事的人,他當然不可能事事親曆恭為。對於這樣的事情,他頂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天下還有那麼多藩王和鎮邊使呢,就算自己不處理,早晚會有人去處理。
不過,就算玉帝不去處理那些事,他也已經夠忙的了。大鬧天宮的事情他要策劃,西佛東化的利益他又要算計,還要時不時地穩定政局,防備頂頭上的三位大佬,這一係列都是大事,沒有個周密的統籌安排,玉帝一個人如何周轉得過來?
其他的神仙都會有空閑的日子,可以修修禪,養養生,碰到國慶節假日什麼的,還可以考慮出去旅旅遊,就算不是雙休日,也會經常地看到他們五湖四海的到處亂竄。玉帝卻要整天忙活在自己的案幾裏,批奏折,想問題,整早整晚地窩在自己的玉清宮裏。
天庭又不像現在有網絡遊戲可以玩,如果他老人家一天到晚沒事做,又何苦忍心自己做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