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法定的取經人】(2 / 2)

與其如此,還不如跟著唐僧混飯吃。畢竟,替唐僧牽馬挑擔子的日子,可比那七日一次被飛劍穿胸口來得舒服多了。

正因為沙僧沒有退路,所以他的生活一直沒有安全感。想當初,他僅僅因為“失手”打碎玻璃盞,就受到極嚴重的處罰,還差點因此丟了小命,這在沙僧的心裏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之後,他又在流沙河過了幾百年苦不堪言的日子,這一係列的裙帶效應都極大地打擊了他對生活的信心。

比如說,在萬壽山五莊觀一難中,唐僧師徒被鎮元大仙捉住,綁在柱子上。到了夜晚,孫悟空“把身子小一小,脫下索來”,道:“師父,我來救你。”這時,沙僧慌了道:“哥哥,也救我們一救!”竟擔心孫悟空不肯救他!

在四十回紅孩兒變化捉走唐僧後,悟空怪師父“每每不聽我說”,有些“意懶心灰”,說了幾句牢騷話,我們看看八戒和沙僧的分別反應是:

行者道:“兄弟們,我等自此就該散了!”(說氣話)

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尋頭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無窮無盡,幾時能到得!”

聽到師兄們說這樣的話,沙僧打了一個冷戰,渾身麻木道:“師兄,你都說的是哪裏話。我等因為前生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情願保護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經,將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說出這等各尋頭路的話來,可不違了菩薩的善果,壞了自己的德行,惹人恥笑,說我們有始無終也!”

一聽到悟空、八戒都說要散夥,沙僧的心裏哇涼哇涼的,連身子都不能動彈了:我說哥哥們呐,行行好吧,咱好不容易混了個有組織的隊伍,哪能說散就散啦?要真是那樣,我可就一點盼頭都沒有了。

唉!做人做到沙僧這個份上,隻能說是實在太沒品味了。

正因為沙僧一直沒有安全感,經常擔心自己等不到希望,所以書中對他的描寫是“晦氣晦色”。作者幾次描寫三個師兄弟的總體形象,都說他們的特點是:“一個是毛臉雷公嘴的和尚,一個是長嘴大耳朵的和尚,一個是晦氣色臉的和尚”,“晦氣色臉”就是沙僧給人的基本印象。

嘿嘿!與其說是印象,不如說是對其心情的充分寫照。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致使沙僧做出一個判斷:無論如何也跟著唐僧走到西天去。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樹底下好乘涼,隻要跟著唐僧在佛祖麵前有口飯吃,比什麼都強。

至於自己的價值體現嘛,那純粹是個奢侈品。反正降妖不指望他,化齋這樣的事情也用不著他,自己混在隊伍裏,不過是個內務打雜的。能混進這樣的隊伍,已經是天大的造化了。取經事業圓滿完成之際,如來論功行賞,說他“登山牽馬有功”,照他的這種心理狀態,也實在不可能拿出什麼像樣的功勞。

沙僧唯一要做的,就是死死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有道一日,脫離苦海。

除了唐僧之外,他是最不願意看到取經隊伍散夥的那一個。

把這樣的人留在唐僧身邊,不就是對取經隊伍最好的督促嗎?

師父,取完經我們再來接你

從四聖試禪心的故事裏,我們可以看出觀音菩薩對唐僧的擔心不是毫無理由的。唐僧雖然對取經的態度表示堅定,但他畢竟還是個人,是人總是有性欲的,加上唐僧此時的年齡正值青春的旺盛期,說他一點不對女人感興趣,那是誰也不願意相信的,孫悟空就堅信這一點。

就在取經隊伍離開四聖莊沒多久,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白骨精見孫悟空出去采野果,唐僧身邊隻留下八戒和沙僧,就想了個辦法,變作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子靠近取經隊伍。那女孩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左手提著一個青砂罐兒,右手提著一個綠磁瓶兒。

見到這樣一個大美女,唐僧心花“蹭”地一下怒放了,他的第一個反應便是“跳起身來”。

“跳”這個動作對於唐僧來說是極其罕見的,大概他在這深山老林裏也走了不少路了,難得見到一位漂亮的女子,所以這個時候往往最容易露出自己本能的反應。

不僅如此,他見到美女後還一口氣連問了人家三個問題。

“女菩薩,你府上在何處住?是甚人家?有甚願心,來此齋僧?”

我說師父啊,你矜持一點好不好,好歹我也是個女孩子家家,你這三個問題能不能分開來問?叫奴家的也好有個心理準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