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製度質量:回顧、評述與展望(2 / 3)

2. 實證研究視角。製度質量作為管理研究的重要橋梁概念,提供了一個可比較的框架,對行業和企業層麵的戰略行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以公司戰略管理為視角的製度質量實證研究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係並已有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在戰略管理的研究視角下,製度質量的實證研究研究主要有如下幾個研究問題展開:一是用製度質量預測戰略決策,即在跨層研究領域,製度質量如何影響企業戰略決策,比如進行戰略決策時的風險偏好,選擇模式等;二是製度質量的對於企業製度創業的影響,諸如如何尋找和創造機會,如何確定合適的時機和地點以及方式;第三是針對公司層麵研究的製度質量的測量,如何從測量以往的製度質量來預測和構建新製度。

涉及到製度質量的實證研究時往往采用麵板數據或進行時間序列分析。製度的內生性的特性對於研究結果會產生影響,製度創業其實就是製度研究中內生性的來源,好的製度能夠支持更多創新的,而創新的過程就是創造機會,機會的實現又支持了更高的質量,反過來,壞的、腐敗的製度,也會有惡性循環,諸如尋租等行為破壞競爭公平。內生性會造成“滾雪球”效應,而不是僅僅的量子理論式的變化。與製度質量在同一層麵的、往往用來對比或者作為研究的控製變量的概念,比如貿易開放程度、經濟水平等。如果要從公司層麵來進行製度質量的研究,常用的研究路徑是將製度質量作為調節變量,涉及到跨層研究,需要巧妙處理變量,或者是依照現有製度質量的指標體係來測量子製度質量。

四、 製度質量的測度

1. 製度質量的測量角度和方法。現有的製度質量的研究主要圍繞如下兩個方麵進行:

(1)製度質量作為自變量。由於製度質量是一個宏觀方麵的概念,這方麵研究主要又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因變量為宏觀層麵的研究,例如製度質量對製度層麵的其他概念的影響;另一個是因變量為行業或企業層麵的跨層研究,例如製度質量對企業集群、企業行為等的影響。Millar(2005)從跨層研究的角度出發,通過比較國際商業係統,認為製度導向和商業係統的基礎是影響製度透明度自變量,並且重點從商業倫理相關的製度質量方麵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國家的製度透明度相似而有些國家完全不同。Olsson(2005)認為,地理因素,尤其是生物地理性分布是製度質量重要的外生變量,並且地理因素也是影響製度質量的一個重要的自變量。Herger(2008)從國家層麵出發,通過使用世界銀行WDI數據庫以及一係列他人研究中的數據對文化、製度和貿易這些決定金融發展因素進行了探討研究,將製度質量分為合約製度和掠奪製度兩個維度,前者用法律形式主義來測量,後者用對CEO約束來測量。熊鋒和黃漢民(2009)同樣站在國家層麵上,指出製度質量應當從有效性和穩定性兩個方麵來衡量。而影響穩定性的自變量主要是:①利益集團;②政治風險;③理性預期;④政策承諾。

(2)製度質量作為因變量。Alonso等(2013)對於製度質量這個概念的一種深層次討論,從四個方麵衡量了一個國家的製度質量的好壞,即:靜態效率;可信性或合法性;保障性或可靠性;適應性或動態效率。同時,Alonso等人通過總結前人研究,認為影響製度質量的因素為:發展水平、收入分配、國際化程度、教育水平、稅收係統、民族碎片化、法律體係起源、殖民因素、地理因素、自然資源這十項。

(3)製度質量的實證方法。關於製度質量的研究,使用的方法也比較豐富。例如,Robbins(2012)通過一個非遞歸的因果模型從宏觀層麵使用了一個內生模型即自變量因變量之間相互影響,對製度質量和普遍信任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相對於大多數關於製度質量的研究都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分層廣義線性模型(HGLM),二階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法,而Robbins采用結構方程(SEM)模型來研究,是一個創新。一般來說,由於SEM不要求變量之間相互獨立,對於製度質量這樣幾個測量維度之間相關性較高的構念,使用SEM是較為合適的。

2. 製度質量的測量體係和現有數據來源。對於製度質量的研究早期對集中於定性研究上,對於製度質量的數量測度,近十年才開始出現,現在使用頻率最高的為Kaufmann等人的WGI(全球治理指標),包括六個維度:(1)言論自由與政府責任;(2)政治穩定且無暴力衝突;(3)政府效率;(4)監督質量;(5)法律法規;(6)對腐敗的控製。

其次是PRS公司提供的ICRG(全球各國風險指導)指標,指標體係內容包括五個方麵:征收風險、法律法規、拒絕政府契約、政府腐敗與官僚機構質量。該公司提供的國家和地區的詳盡程度和時間長度,受到很多研究者的肯定,例如Dollar和Krray(2003)的研究。此外,一些與政治學相關的指標也被用於測量製度質量,如La Porta等人(1999)的政府治理質量指標,包括了政府幹預,公共部門的工作效率,公共物品的補給,政府規模大小,和政治自由度。

通過對現有文獻的梳理及歸納總結出,目前在進行製度質量進行測度的研究時,一般通過如下渠道來獲取較為可信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