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培養幼兒樹立信心主動操作(2 / 2)

最後一個幼兒的意見得到了大多數幼兒的讚同。

於是我讓孩子們自己找好朋友製作蔬菜造型。有的幼兒用蔬菜製作各種各樣的小玩具(如飛機、汽車等),有的幼兒用蔬菜製作可愛的小動物(如小蝌蚪、螃蟹、金魚等),還有的幼兒做了漂亮的蔬菜娃娃。

分析:就大班幼兒而言,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心理活動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現更為明顯。觀察力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具體形象性思維較為成熟,而抽象邏輯性思維則處於萌芽狀態。簡單地說他們的好奇心已不再僅僅看別人表演而想通過自己親身實踐得以滿足。幼兒已有了一些生活經驗和相關技能,在這個時候,需要老師積極地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美的事物,並讓它們用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發揮,教師要及時支持和引導幼兒並鼓勵幼兒大膽嚐試,同時抓住幼兒丟來的球,並且把它丟回去,讓幼兒自己動腦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實錄五:我請幼兒把和好朋友一起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孩子高興地相互交流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做了什麼。

幼A:我的茨菇有一個小尾巴,我把它做成小蝌蚪。

幼B:我的這棵小包菜圓圓的,我把它做成大螃蟹的身體。

幼C:我的大蘿卜和小豬的身體特別像。

幼D:我和我的好朋友用山芋做了一隻小老鼠。

幼E:我們用蒜苗做了一隻小帆船。

幼F:我用茨菇和一些樹葉做成了漂亮的金魚。

幼G:我和我的好朋友用赤豆做了娃娃的眼睛、樹葉做了娃娃的眉毛、用玉米的須做了娃娃的頭發。瞧,我們的娃娃多漂亮呀!

分析:給幼兒以積極的暗示,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創新,形成良好的觀念,隻要自己開動腦筋,獨立完成作品就是好的,並通過與同伴相互合作和幼兒的自我介紹,充分展示幼兒作品的豐富多彩,有助於幼兒互相學習,從而使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結語

蔬菜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一種食品,它的種類很多,特別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利用農家人得天獨厚的條件開展本次活動。整個活動的前部分是老師與幼兒互動交流,為激發幼兒說的欲望和熱情,老師積極創設了一個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本領的情境,增強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因為活動內容是運用幼兒在生活中每天都能看到的、摸得到、熟悉的材料展開的。因此,在實施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始終能保持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積極動手動腦,舉手發言,使得整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活動中不但有師幼互動,還有幼兒與幼兒的互動,活動中老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思路大膽探索、嚐試、創作,激發了幼兒的創作興趣。通過講一講、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的機會,從而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能力和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