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樹立信心主動操作
幼教天地
作者:林芳
一、主題內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製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發展打好基礎。”“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麵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因此,我們要選擇一些易於接受,能引起幼兒興趣的材料實施教學,這樣才有利於發展幼兒各方麵的能力。
二、情景描述
背景:我園地處農村,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鄉土資源。因為鄉土材料唾手可得,資源豐富。這將為我們開展研究提供足夠的材料和良好的環境。我利用幼兒平時熟悉的鄉土材料——蔬菜設計活動課程,但是在課程活動中,發現農村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缺乏主動操作的能力。我決定改變這種情況。
實錄一:今天,我準備一些蔬菜和種子,讓幼兒說說:有哪些蔬菜?哪些種子?孩子們看到後,都積極舉手發言:“老師,我知道那個是黃瓜,我的奶奶也種的”;“老師,那是番茄,我伯伯家也有的”——孩子們你一言我一句介紹開來了。
分析:選擇幼兒常見的蔬菜和種子,就是選擇幼兒熟悉的東西,從而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發揮幼兒的積極性。
實錄二:我讓孩子們安靜,並提出了要求:給這些蔬菜設計一個獨特造型。我讓孩子們相互討論,有的說我要做一個蔬菜娃娃;有的說我要做一架飛機;有的說我要做成一個蝸牛,等等。幼兒討論得非常激烈。
分析:《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從幼兒的討論中可以看出幼兒平時的興趣,女孩比較喜歡娃娃;男孩比較喜歡飛機、汽車等。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並大膽說出來,教師及時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表揚。
實錄三:接下來,我請小朋友把自己所說的付諸行動。問題出現了,一個孩子舉手說:“老師,我不會。”這一說,其他小朋友也說:“我也不會。”於是我就問:“那怎麼辦呢?”
分析:當一個孩子說不會,接下來就會有許多孩子說不會,這個是孩子的從眾心裏。
實錄四:我的提問又引起了幼兒的一陣討論:
幼1:“帶回家讓爸爸媽媽幫我們做吧。”(遇到問題孩子第一個就想到了爸爸媽媽。)
幼2:“老師要批評的,要自己做。”(想起了幼兒園的規則。)
幼3:“對啊,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麻煩爸爸媽媽。”(想起了幼兒園教過的一首詩歌。)
幼4:“老師,我不會。”(一個能力較弱的孩子來求助。)
幼5:“我想隻要能夠動腦筋就一定能做出來。”(想到動畫片裏的主人公遇到問題所說的話。)
幼6:“我和你一起做娃娃吧。”(孩子想到和同伴一起合作做,這樣就可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