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鼓勵,伴隨成長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閆慧源
摘 要: 《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手冊》是學生的成長檔案,詳細地記錄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生活情況,其中素質評價從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實踐技能素質四個方麵入手。教師應堅持“慎表揚,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使用激勵性評語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潛在動力。
關鍵詞: 素質教育 綜合評價 激勵性
新的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標準要求教師評語采用“描述法”,有激勵性,使學生通過老師鼓勵的話語找到自尊和自信。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小學生年齡尚小,教師的激勵性評語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強大的動力,促使他們不斷奮進。我認為,這對學生將來的人格形成意義重大。隨著每個學期師生鼓勵性的評價,學生將會快樂地在校園中茁壯成長。
《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手冊》仔細讀來,其實就相當於學生的成長檔案,它可以詳細記錄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生活情況,包括素質評價、成功的足跡、師生心裏話和家長回音四個內容。其中素質評價又從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實踐技能素質四個方麵入手,幾乎涵蓋學生在學校的點點滴滴。
一、細化素質評價,讓學生從點滴中找到快樂
《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手冊》采用等級評價方法,以“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個等級對學生每一學期各項素質的發展情況進行評價,包括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實踐技能素質。
1.評價內容科學全麵,有利於學生發現自己和同學的優點。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重要的是在每一個孩子身上發現最強的一麵,找到他作為人發展根源的‘機靈點’,使孩子能夠最充分地顯示和發展他的天賦,達到他們年齡可能達到的最卓越的成績。”這段話的核心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他們在不同項目上表現或展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當某一方麵取得成績時,必須把握時機,充分肯定,隻有這樣才能持續不斷地引導,激勵學生一項又一項地努力爭創,直到取得更多的成功。
2.評價主體多元化,有利於學生樂觀向上、積極參與。綜合評價從教師一元化轉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班主任、學科教師、學生本人、同伴、家長等都成為整個評價中的多元主體,改變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班主任評判的狀況,特別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學生在自評中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更懂得自己的“閃光點”,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在以後生活中引以為驕傲,不斷強化,成為自己穩定的良好品質。同學互評,包括文化課學習、特長愛好、行為習慣及在集體活動中的表現等方麵,在學生之間產生一種良好的激勵機製,形成良好的心理環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找到促使自己進步的基點,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教師、家長、社會全麵了解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評價學生,從而促進學生不斷進步。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放大了學生的優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樂趣。
3.評價形式等級化,有利於學生對自己進行合理定位。等級製評定製度把學生從分數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創造較寬鬆的環境,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