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中小規模初中集體備課模式初探(1 / 2)

農村中小規模初中集體備課模式初探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閆淑麗 張茗春

摘 要: 集體備課是對教學工作進行全程優化的研究活動,使教師在教學認知、行為上向科學合理方向轉化,加深對新課改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自我鑽研、集體研討、分工主備和教學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引領教師理論提升與專業成長的過程。

關鍵詞: 集體備課 教學工作 教師專業化

集體備課的價值毋庸置疑,但有些學校集體備課卻很難操作,特別是農村中小規模中學,最多隻有四個平行班,同年級同學科最多兩位任課教師,少的兩個班,甚至隻有一個班,每學科隻有一位任課教師,怎麼進行集體備課的確成了突出問題。筆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總結出了“三級、五環節”的集體備課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嚐試,覺得此法能較為有效地解決任課教師少、課難備的問題。下麵介紹“三級、五環節”備課模式。

“三級、五環節”中的“三級”指備課的三個層次:一級指個人備課,二級指年級同學科教師間備課,三級指校學科組備課。“五環節”是指備課的流程:個人備課——年級備課——學科備課——年級備課——個人備課。前三個環節主要是單元備課,四、五環節側重於課節備課,一、二環節服務於第三環節。

一、“三級、五環節”備課的作用

“三級、五環節”備課可以使教師係統地、連續地、不間斷地建立初中教材體係,真正掌握課程標準,清晰知識結構,準確把握學科知識點和每年初中畢業考試方向,同時為教師循環年級教學提供有力保障,構建校本教學資源庫,更有利於教師站在高起點上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二、“三級、五環節”備課內容

“三級、五環節”備課包含單元集體備課和課節集體備課。

1.明確單元總體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知識點、教學課時和教學內容的深淺度。

2.真正領會和掌握課節的具體教學目標,準確把握重點、難點、知識點及它們在本課節、本單元、本冊教材和學科知識體係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確重點問題、典型問題的處理方法。

4.科學合理設計例題、習題,準確把握試題包含的知識點,試題設計具有層次性、係統性、變化性和靈活性。要有利於新知識的鞏固,有利於雙基落實,有利於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形成規範完整的知識體係,有一定的梯度、密度和力度。

5.合理設計導語、過渡語和結束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6.針對新授課、複習課和講評課等不同課型,研究合理的教法和學法。

三、“三級、五環節”備課過程

1.環節一(即一級備課):每位教師首先自主備本年級相應單元的內容,明確總體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知識點,典型例、習題的配備,明確典型問題的處理方法和手段,準確把握教學內容講授的深淺度,明確目標;對其他兩年級相關單元內容進行研究和梳理,將個人看法和建議寫在集體備課記錄的相關欄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