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些教育者的思想還比較陳腐,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等同於思想政治工作,認為思想品德問題包括了學生的所有問題,運用思想教育的單一形式處理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性和獨特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群沒有得到係統建立,沒有較好地展示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方麵的特殊能動性。有的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知識教育劃等號,將心理健康教育課改為講解心理知識的課程,學校的正式課程係統中見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蹤影,沒有突出課程載體的積極效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環節中缺乏互動、實踐,延續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和表麵化的課程考核,存在學時明顯不足、普及率低、針對性差、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有的教師覺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心理教師的職責所在,和自己沒有關係,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導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僅由心理教師單獨支撐。
二、大學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期望
國內高等院校對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還不是很係統,這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和發展有一定影響。為了更好地開展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重點探索高校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及他們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不斷總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經驗,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積極構建適合中國大學生自身特點的教育理論和課程體係。
為了準確認識現代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願望及要求,給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我們麵向浙江科技學院全日製本科生開展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及期望問卷調查。調查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了400個樣本,涉及大一到大四學生。調查顯示,大學生最希望獲得的心理輔導內容依次為:人際交往與協調溝通指導、情感調節指導、戀愛心理指導、學習心理指導、擇業心理指導。學生對於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方式上傾向於案例分析法、活動法、小組討論法、講授法、價值觀澄清法等。
三、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策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性、科學性較強,需要結合學生的需求與期望,按照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多管齊下,有效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功用。
1.有效完善相對全麵的政策和保障係統。可從四個方麵進行:第一,進一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則,標準、係統的規章製度可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快速地發展;第二,定期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調查,構建學生的心理檔案,有效了解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認清學生的心理特征及發展規律和普遍的心理問題,方便盡快、具體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辦法;第三,給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展準備良好的硬件條件,開辟各類工作、活動場地,如辦公室、心理谘詢室、心理治療室、團體輔導室、資料室、檔案室、活動室等;第四,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勵思政輔導員參加國家心理谘詢師的職業資格考試,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谘詢工作。
2.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化水平。(1)對於高校心理健康專職教師,要堅持以“精”為主,可由心理學專業教師和有心理治療臨床經驗的醫務人員組成,並製訂專業培訓計劃,加大培訓力度,通過業務交流、學術研討等途徑,提高業務水平,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上得到更好的保障;(2)對於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學工人員,特別是輔導員與班主任,一定要提高心理學知識和心理谘詢方麵的專業水準,提高理論素養和實際操作技能,以應對學生中出現的常見心理問題;(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研究和實踐規律研究。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標、教學模式、內容體係、評估指標等進行研究分析,探索教育工作規律,掌握不同年齡、不同群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發展趨勢、特點與規律,摸索出新穎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