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索課程改革和建設,構建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係統。在大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隻憑借心理谘詢的方式,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要補充應用課堂教學等其他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麵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幫助更多的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理念,並掌握一定的心理調適技巧,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自主解決個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群的設置上,可以根據大學生活不同階段和各學科門類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分階段地開展適應性、學習策略、人際關係、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等專題內容。圍繞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學校還可以開設與之密切相關並作為內容延伸的係列公選課和課外實踐環節,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提高心理健康素質的目的,取得極為突出的教育效果。
4.加強課內外結合,開辟多種途徑,調動家長與學校配合。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與其他社會因素息息相關,家庭作為學生成長與發展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教育、家庭成長環境、家長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觀念都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學校教育的進行。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視家長的力量和支持,提倡家庭的參與,營造全員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和氛圍,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紮實地推進。
5.使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有機結合。二者雖然在方式方法和實際目標的關注點上存在區別,同樣是將高校學生的人格健康形成當成基本任務的。目前高校學生的大部分心理問題都能歸結在信仰的不堅定及價值觀的改變上,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就一定要大力宣傳和培養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道德教育工作需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完全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德育課程中,熟練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方向,開展具體的個性化教育,實現教育形式與方法的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楊紹維,戴喜梅,徐靜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教學研究,2006,(6).
[2]王建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做好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
[3]馬喜亭,王保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拓展課程體係的構建與實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
[4]裴元慶.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課題項目:本文為2010年度浙江科技學院校級教學研究項目立項資助課題成果。課題項目編號為:2010ⅠB-s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