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理疏導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價值(1 / 2)

心理疏導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價值

高教改革與發展

作者:楊理

摘 要: 黨的第十七次三中全會明確指出,當前高校心理工作存在一定缺陷,為確保高校工作做到位,應當引入心理疏導這一全新的工作形式,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國高校數量眾多,輔導員應當結合高校具體情況,通過科學的方法、正確的態度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確保大學生身心健康。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心理疏導 價值

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社會環境的複雜多變,大學生僅僅依靠學習的理論知識難以在社會上立足,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幹預對學生擺正觀念、積極向上有較大影響,心理工作成了輔導員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1.心理疏導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價值生成

1.1通過心理教育端正大學生的情感價值觀。

在一個大學生情感價值觀成型的過程中,感情體驗能改變大學生單純的認知,進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我國眾多高校心理輔導工作往往采取的是陳舊的工作形式,假若繼續采用填鴨式心理輔導思路,輔導效果更是難以保證。學生願意接受的心理輔導類型應當更加貼心,而不是死板地根據相關規章製度開展。這種死板、缺乏創新性的心理教育方式是限製當前高校輔導員心理教育工作發展的主要原因。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具有自己的思想,高校在開展心理教育時應當從學生方麵出發,站在學生角度想問題,有必要時還要結合相關心理疏導手段,確保高校心理輔導工作的正常開展。

每年高校都會組織學生參與獎學金的評定,這期間也是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高峰期。學生有可能會因為對獎學金評定結果不滿而找輔導員理論,認為評委沒有完全將自己的優異表現納入獎學金評定的範疇,然後列舉出一係列事件佐證自己的觀點。麵對這樣的學生,輔導員不應當現場就將其錯誤指出來,這樣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有的學生甚至被激怒之後死纏爛打。這時應當使用心理幹預的相關理論,對學生開展心理疏導,而不是直接拒絕學生,引發學生的情緒波動。通過換位思考,輔導員能真正理解學生做出這樣的舉動的原因,對其做好係統的心理輔導工作。

1.2通過心理輔導提升學生的意誌水平。

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對自己意誌能力的要求是十分高的,沒有良好的意誌品質就難以解決實際問題,這是當代大學生不善於解決問題的原因之一。要想培養堅強的意誌品質,隻有通過長期的鍛煉實現,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在此過程中,心理輔導的作用十分巨大。麵對問題時,大學生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幫助學生快速走出問題的陰影,盡快回歸到正常生活中。在大量的高校輔導員心理輔導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在內心道德的驅使下對很多問題都難以做出正確抉擇,往往走了過多歪路。通過及時的心理疏導能有效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確保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觀念。

1.3通過心理輔導堅定學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