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的主導是老師,對於知識的講解一直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沒有給學生留下空間,也沒有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所以,以前的實驗課上,學生基本上是被動地觀看。因此,學生在上實驗課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麼興趣,實驗課上經常三心二意。隻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才會主動地進行思索和探究,尋找隱藏在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和規律。因此,在新課改實驗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隻有在自己的創造欲望被激發的時候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狀態。因此,在實驗教學中,要摒棄以前那種一言堂的講課方式,讓學生在創新的氛圍中進行實驗學習。
比如,在進行“靜電屏蔽”這一實驗的時候,把一隻小鳥關在一個金屬製造的籠子內,之後把靜電感應器和籠子的外壁連接在一起,操作靜電感應器的搖手,讓金屬籠子的外壁逐漸開始激發出火花。但是由於靜電的作用,籠子內的小鳥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這種強烈對比,瞬間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對這一現象非常感興趣。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新課改的理念是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勇於實驗,勤於思索,這對學生自主實驗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2.2重視學生對物理實驗創新的培養
物理實驗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也符合物理教學理念。學生手腦並用,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思維創新,實現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鼓勵學生對每個物理實驗都做出自己的設想,充分運用學過的知識理論進行創新實驗。獨立思考能讓學生更有效地吸收新的理論知識。雖然高中教材中有很多物理演示實驗,但這些演示實驗的器材和步驟都太模式化,不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在實驗教學中老師可以創造條件,將演示實驗變為隨堂實驗,形式靈活,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比如在講到“摩擦生電”時,可以讓學生做隨堂實驗:拿一支筆在頭發上或者衣服上摩擦一會兒,然後把筆靠近比較輕的物體,會發現輕的物體被剛剛摩擦過的筆吸起來了,這就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摩擦起電的概念,從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
結語
創新能力在任何時代都不會落伍,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創新能力。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顯得格外重要。
參考文獻:
[1]龔媛媛.淺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1(5).
[2]鍾明彩.低成本材料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彙(下旬刊),2011(1).
[3]楊立偉.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指要[J].考試周刊,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