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2 / 3)

作為思想政治學科教師,我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的教育觀念,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作用,製定一套有質量的集體管理製度,著眼於學生身心發展的可塑性,逐步培養學生在集體管理和課堂學習管理中的自主參與意識和組織管理能力,從而不斷完善和發展其自身素質。

當然,無論是治國、治業還是引領一個團隊,我們都避免不了選拔合適乃至優秀的“領頭羊”,保證尚賢使能,做到“度人力而授事”。在小集體的成員中,每個學生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能力與貢獻也各不相同,要想讓人人心服、人人盡責,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競爭與合作機製。

從目前我所任教班級中的高一(1)(2)班的情況來看,人才資源配製總體比較合理,班委、科代表、小組長的人選都是自薦結合競爭上崗的方法產生的,其中高一(2)班還慎重地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選優上崗,確保在競爭中湧現、培養、鍛煉“賢能”,做到班級“人才”按能分工,按力貢獻,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化和引領作用。

在課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上,我結合思想政治課教學倡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方式,即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倡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改良政治課程教學方法,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

2011年12月我作為寧德市中學名師工作室成員隨隊前往山東,參觀學習了“昌樂二中”“杜朗口中學”等課改示範名校的自主教育教學模式,並專門前往本市率先在全校推廣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太姥山”中學調研學習。在吸收借鑒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生情,我逐步探索並實施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由基礎不等的四、五位學生根據需要組成學習合作小組,在教師所給的備課題綱中自主預習備課,課堂上教師引領學生分組自問、自答、自評,形式多樣,適當運用“辯論會”“情景再現”“案例分析”“圖片展示”“知識競賽”等形式自主參與政治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教材的習慣。注重培養學生關心時政、自主學習的興趣,加強綜合素質的提升,真正共創尚賢使能、競爭合作的課堂自主管理機製,培養班級學生間積極主動、拚搏向上的良好風氣。

三、推陳出新、自我考量:推動個體的自主管理養成

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其基礎是學生必須具備健康的自主意識。在學校、班集體中,有製度規範的約束,有任科老師的協助,還有班級幹部的引領,學生落實自主管理的能力相對有保障,自主意識也能有所呈現。然而在家中,特別是雙休日、節假日等時間段,又如何做到自主合理地安排和管理呢?針對學生的這種無人監管引導時的自主意識淡化、意誌力薄弱,經不住誘惑的情況,我著手對兩個班級共88位學生進行一項“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問卷調查。

從86份有效調查記錄表可以看出認知“自主管理”的學生未超過半數,而真正了解“自主管理能力”內涵的學生則不超過30%,理解相對片麵。其中第3、4兩道題選擇C的學生不少,認為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較弱的學生超過30%,而且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還遠少於能夠完成學習任務的人數,不難看出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現狀令人擔憂,有必要盡快盡力培養。

所以,此項調查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自我檢測和考量再次認識“自我”,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二是便於了解學生目前的自主管理情況,持續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為進一步指導學生提供第一手資料,推陳出新,同時為協助學生開展今後的係統自主管理行為養成做好理論準備。

問卷調查之後,我和部分學生交流,果然發現問卷的內容讓他們更直接和清醒地認識自主管理的內涵和意義,表示今後會自我調整,逐步落實自主管理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