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
政史地教學與研究
作者:陳端
摘 要: 作者主要闡述了對當前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調查了解和進一步認識,以及當前我校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 自主管理能力 培養方法
為培養新世紀的創造型人才,福建省在中學全麵開展新課程改革,新一輪教育改革指出:中學教育要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新認識“教”與“學”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加強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這既是實施素質教育教育的需要,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高中階段,是中學生進入自我意識發展的高峰期,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如果能抓住時機,認真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能對學生的成長起重要作用,對於豐富思想政治課研究的內容和推動新課程改革也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我作為教育一線的教師,麵對本校這樣的現實:
1.我校的高中生生源是按中考成績從高到低由一中錄取之後的第二批次生源,學生綜合能力為全市高中生的中上遊水平,自我管理、約束能力等相對薄弱,有待進一步提高。
2.我校多數教師都是從高一帶班到高三年級,從高三回到高一年級時,往往因教育教學管理方式一時還不能擺脫原有的畢業班模式,未調整好自己麵對剛從初中邁進高中的新生,造成師生之間在高一新生自主管理認知上的落差。
3.我校坐落在城區,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溺愛、嬌慣使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真正得到自主管理鍛煉的機會並不多,且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差。
麵對這種狀況,我們可以通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滲透和培養,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學會自主管理,在管理自己中提高綜合素質,為後續的學業奠定堅實基礎。
我從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本學科的一些原理入手,學以致用,開展了一係列理論聯係實際的工作。
一、強本抑末,分清主次:堅定明確的自主管理理念
《小雅》曰:“主道,治近不治遠,治明不治幽,治一不治二。主能治近則遠者理;主能治明,則幽者化;主能當一,則百事正。”以解決主要矛盾——認知自主管理能力理念,引導學生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確定明確、獨具特色的自我管理理念,從而盡量避免升入高中後,因課程內容繁多精深造成學生與教材之間的矛盾,或是因為師生正處在磨合期,從而在不適應中迷失自己。所以我認為:
首先在思想上明確“自主管理能力”,就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依據學校各項規章製度,製定日常管理製度和學習製度等,並積極參與管理製度的實施所形成的能力。
其次在理論上理解“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是指在教改實踐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思想,在教師指導下,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集體管理、學習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麵活動,從而使他們逐步形成一定的組織、管理和領導能力,成為積極主動、全麵發展的人。
此時,思想政治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幫助學生學習自主管理的有關概念,樹立“自主管理”的觀念,培養自主管理的行為習慣,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為主的學習模式,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逐步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到最佳。
二、尚賢使能,競爭合作:共創集體的自主管理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