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女子排球教學的幾點思考
體育教學與研究
作者:戴培春
摘 要: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的女子排球經曆雅典奧運會的輝煌後成績下滑明顯,究其原因,與我國基層排球運動的發展密切相關,因為基層排球擔負著為國家輸送人才的使命。因此,發展好基層女子排球運動成為我國排球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女子排球教學 先天條件 排球意識 基本功
排球運動與籃球、足球一樣,是深受民眾喜愛的三大球類運動之一,我們國家的排球運動真正發展起來是在建國後,特別是在“文革”結束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排球運動獲得了巨大突破。1981—1985年我國女排取得了世界排球五連冠的殊榮,這成為整個中國體育界的殊榮,排球熱隨即在我國興起。
但是體育運動發展的舉國體製在給我國的體育事業帶來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日益凸顯。特別是在2008年奧運會後,我國的女子排球運動遭受發展的瓶頸,不僅各級國家隊戰績下降,而且整個女子排球運動遭遇“嚴冬”,女排聯賽雖然如火如荼,但是真正脫穎而出的人才寥寥無幾,特別是青少年後備力量的匱乏及運動員基本功下降等問題嚴重。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改變現狀,必須做出深刻的反思和巨大的改變。作為基層從事這一方麵教學的體育教育工作者,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感受談談認識。
一、重視選材,關注先天條件
現代排球運動的發展,對於排球運動員自身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身高條件、身體素質等方麵的標準也在不斷提高,所以選好排球苗子非常關鍵。
一般來說,一名運動員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材是否準確,但要準確發掘青少年排球運動員的天賦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對運動員進行發育程度、形態、機能、心理等綜合評定外,還需要教練員在與運動員接觸過程中不斷加以觀察,使科學選材與教練員經驗相結合,做到邊選拔、邊培養、邊觀察,避免對運動員運動能力及其潛力評估的失誤。再者,世界排球運動已趨向“大型化”,網上爭奪愈來愈激烈,因此身材高大、指距長,已成為排球運動員的主要形態特征,主要包括身高、體重、指距長、下肢長、小腿長等。身高是排球運動員選材的重要形態指標,指距是間接反映上肢長度的指標。較長的指距可提高扣球擊球點和攔網點,對於在比賽中爭奪空中優勢是個有利條件。因此,在選材時,不能單純看身高,與指距結合起來更合理,以免將身材稍矮但指距長的運動員排除在外,所以我們在選材方麵一定要科學地考量,綜合好各方麵的因素和指標,真正選拔出好苗子。
二、重視培養隊員的排球意識
任何體育比賽除了必備的技戰術素養之外,對於運動員影響最大的就是一個人的體育意識,有時我們又稱之為體育素養。事實上,隻要我們關注周圍的那些成功的體育人,他們自身出類拔萃的體育意識往往是他們最終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在我們對基層女排運動員進行培養時,除了要培養他們必備的技術、戰術等基本功外,還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排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