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網絡資源讓學生“樂學樂說”,延續課堂活力。
在教學的起始階段,小學生對英語學習非常感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學內容的增多,一些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甚至放棄英語學習。因此,在維持興趣的同時,更要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使學生不再“羞於開口,止於困難”。如在教授“What can you do?”一課時,我從網上下載了大量的第29屆奧運會的圖片資料,設計了通過小組比賽贏取奧運會入場券的主題活動,並用Flash做成課件。學生分組迎接挑戰,一路過關斬將。在教師鋪飾的台階下,學生大膽參與,興致勃勃。在遇到“Can you ...?Yes,I can./No,I can’t.”這一重難點時,福娃們五花八門、憨態可掬的運動圖片派上了用場。教師通過讓學生問“Can you ...?”猜各福娃的運動特長,並得到電腦裏的“鮮花和掌聲”。奪人眼球的精美圖片加上獨特的設計,降低了句型的難度,創造了學生輕鬆愉悅的心理環境,培養了學生“樂學樂說”的好習慣,讓課堂活力延續到底。
三、利用網絡資源的拓展性、延伸性,讓教室“大”起來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課堂教學時間與空間是非常有限的。教師應充分運用網絡資源的拓展性和延伸性,彌補教學時空不足的局限性,拓展學、用英語的空間,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協作能力。如某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時,請學生搜集常用的英語諺語。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點擊各類網站,搜集到大量的英語諺語,並把它們傳到教師指定的班級論壇上交流。本來由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通過網絡資源自主地吸納、理解並交流,不僅完成了自主學習,同時使自己成功地成為互相學習的協作者。
“它(互聯網)擁有如此令人驚訝的無限資源,它可以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富有創造性,更緊跟時代,更令人滿意”(顧佩婭)。網絡資源,以其獨特的功能,為小學英語課堂注入了鮮活的源泉。讓我們通過搭乘網絡資源這條信息高速公路,培養小學生網上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小學英語教學和世界接軌,與時代並行。
參考文獻:
[1]程曉堂,龔亞夫.英語課程標準.2005.
[2]彭薇.學生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1.
[3]楊莉莉,李爽.網絡學習環境的特征及其應用模式[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