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網住童心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邵琰
摘 要: 網絡上的各種媒體資源及專門為英語教學服務的網站為各層次的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因此,我們應利用網絡資源活化課本,在課前搜集、篩選,整理好相關資源,或者引導學生直接上網自學。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每個學習個體都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由控製學習進度,重點突破薄弱點,實現高效、自主地學習。
關鍵詞: 小學英語 網絡資源 自主學習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呈明顯下降趨勢,不喜歡英語的學生越來越多。究其原因,在於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現在的教學模式,學習枯燥乏味,隨著教材內容難度的增加,學生學習英語更吃力。如果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課堂教學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以下是我對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網上自主學習能力的三點思考。
一、利用網絡資源的開放性、時效性,讓教材“靚”起來
教材中關於文化背景的資料,不僅內容極少,而且隻以普通的圖片形式出現,缺少真實感。網絡資源能很好地體現真實的文化背景,教師可以上網搜集英美國家的地圖、郵票、風景、照片、明信片、錢幣等圖片進行教學,讓學生於無形中了解英美文化。如在教學萬聖節這一課(Halloween)時,學生無法理解Halloween是怎樣的一個節日,也很難領會“HappyHalloween”的狂歡之情。於是我在網上搜索了許多美國萬聖節的實況照片、視頻,給學生展示了該節日的盛況,諸如孩子們會穿上不一樣的萬聖節服裝,戴上各式鬼怪的麵具,提著南瓜燈挨家挨戶地討糖,並做著“trickortreat”的惡作劇等。學生不禁被這充滿異域文化的氛圍感染,不由自主地記住這個神秘的節日。
二、利用網絡資源的趣味性、交互性,讓課堂“活”起來
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非常短,學習的最佳狀態不能持久。網絡資源的趣味性和交互性將使學生很快進入情境並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實現全方位、超時空的情感交流,激起表達的欲望,營造其樂融融的課堂氛圍。
1.網絡資源讓學生“興趣盎然”,激活英語課堂。
網絡資源以其豐富多彩的素材,生動活潑的內容,寓教於樂的方式,為小學英語教師提供了方便。如某教師在教學My room時,複習單詞phone,computer等及句型“I can see...”。書本中的兩張房間圖片相對來說較單一,教師在Internet中通過搜索,把多個不同類型的房間圖片通過ftp鏈接,在課堂中展示這些圖片。真實圖片的展現,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了他們強烈的興趣和表達的欲望。接下來學生很願意參與,注意力集中,為精彩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