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初中英語“情趣”教學淺見(2 / 2)

二、授“趣”激“情”

授課過程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教學的進度與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英語老師運用美妙和諧的教學語言,準確生動而富有情趣地講解課文,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並可以帶來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一堂課我們不能單用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可以靈活多變,前提是必須因材施教,同時要因人施教,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法。在授課過程中,要善於啟發誘導,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啟迪他們發揮想象和聯想,把所學的內容進行橫向、縱向比較,有條理地結合,有意識地拓寬他們的思路,擴大他們的知識麵。另外,當提出問題的時候,老師應該有意識地給學生設置懸念,讓他們因質疑而激起情趣。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生在喧笑聲中接受老師的教學內容。還可以采用:1.新穎開頭引趣法,如教學Go for it新八年級上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2.幽默故事引趣法,如教學Go for it新七年級下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3.互動遊戲引趣法,如教學Go for it新八年級上Unit 3“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三、拾“趣”激“情”

英語教學除了課堂教學,很多知識內容可以讓老師、學生從課外找尋樂趣,培養學生的興趣,擴大他們的知識麵。不難發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用英文標注的,如:“Play boy”,“Lucky dog”,“love me,love my dog”,“black tea”等,單從字麵,學生很容易把意思弄錯。老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尋找相類似的英文,相比課文內容,不難發現課外是個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大世界”。部分學生如果家庭條件許可,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更多的信息。

當然,以上粗淺的嚐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平時教學時應多角度、多層次地挖掘創新,不斷探索,力求讓我們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踏進一個新的境界,減少長期從事農村英語教學教師的一點煩惱。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隻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情感教育,培養學習興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語課的教學質量,使課程改革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盧家梅.以情優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魯勤.學會提問關注情感提升素質.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專刊(總第2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