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英語“情趣”教學淺見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朱仙雲
摘 要: 目前,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交通不便的貧困地區,老師所熟悉的電腦、電視、多媒體、語音設備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對於農村中學老師來說是很奢侈的,甚至有些學校連英語學習所需的最基本的錄音機和磁帶都不能提供。這些嚴重影響了農村英語教學的發展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單一,大多采用以傳統的一支粉筆加黑板為主的教學方法,現在的Go for it!教材,供學生朗讀的課文內容不多,圖片占有一定的分量,這就需要英語老師思考、挖掘其蘊涵的內容。如果隻用傳統的“跟讀法”教學生單詞、句子、課文,很顯然課堂教學比較枯燥、呆板。學生興趣不濃,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率低,總體英語水平不高。作者結合教學實踐,巧用“情趣”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農村初中 英語教學 “情趣”教學
目前,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交通不便的貧困地區,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教學質量偏低,長此下去,學生的英語水平與城市學生的英語水平相距越來越大,這必然影響他們高中甚至大學階段的學習。作為在農村任教二十多年初中英語的教師,我對近幾年的初中各年級期末統考成績的分析發現,近50%的學生對英語學科不感興趣,即使成績在30~40分左右的學生,他們的成績都不能代表他們的真實水平,基本都是瞎蒙的。就目前各地區的試卷看,初中英語總分為120分,客觀題就占有85分。農村英語教師如何改變英語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是值得探索的問題。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情趣”教學應用於農村英語教學的體會。
課堂是英語教師進行英語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豐富、難易適中,輕鬆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關鍵。據我平時觀察,發現不少學生除英語外,其他學科都非常優秀。造成偏科的原因有多方麵,有的是小學的時候所在的學校沒有開設英語課,進初中後剛接觸英語,如果我們老師不關注這些同學,課外也不給他們充電,如果接受英語的能力弱了,他們就會對英語失去信心;有的是小學老師與初中老師的教學方法不一樣,導致部分學生厭學英語,據了解曾有同學跟我說,他們小學時候的老師不這樣教的,初中老師的教法自己不適應;有的甚至說自己又不去國外,英語學了沒用,這類學生主要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對他們來說,出國比登月還難,因此產生放棄學習英語的想法;還有的是部分學生對語言學習的天賦本來就不好,總之這樣長期下去,造成大麵積的同學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課堂教學沒有活力,教師的積極性再高也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情趣”教學以師生情感為紐帶,從字麵可以把它分成兩部分理解,即情感和興趣的結合體。情感指的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興趣指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一種以興趣為動力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旨在優化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使學習成為學生富有情趣的活動。那麼,怎樣做才能給嚴肅而沉悶的英語課堂增添樂趣,為學生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呢?
幾年來,我在農村初中英語課教學中巧用“情趣”教學法,在培養學生興趣上下工夫,盡量創設一種與學生水平差不多且能誘發學生興趣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在傳統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強化課堂教學效果。下麵是我在農村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粗淺嚐試。
一、備“趣”設“情”
備指的是備課,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基本環節。首先,當老師打開書本備課時,應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尤其是教材中的圖片,它蘊涵著豐富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感悟教材,激活內容,挖掘教材內容背後蘊藏的內容,隻要我們仔細推敲就不難發現,幾乎每課都有趣味性的東西包含在圖片裏,有時還具有可比性。比如Go for it!新八年級下冊Unit 5“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SectionA 3a,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都接觸過大暴雨,而且相當熟悉。其次,備課過程中老師要善於捕捉與授課知識點相關的社會生活現實,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趣聞軼事,這些都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比如Go for it!新八年級上冊Unit 10“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許多學生都有過參加Party的經曆,他們對此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教學本單元,學生興趣較濃,課堂氣氛也比較活潑。再次,如果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學內容的,我們應盡量利用“多媒體”,因為它集音樂、錄像、電影、故事、動畫、遊戲於一體,課件的展示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眼球。粉筆和黑板是傳統教學的主要手段,往往比較單調乏味,易使學生注意力分散。而“多媒體”手段可以為學生創設新的語言情境、問題情境和視覺情境。比如在準備教學Go for it新八年級下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SectionA,3a這一閱讀課文時,我就事先剪輯了一段電視劇《西遊記》中孫悟空吹毛變猴的錄像,以供學生上課時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