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提高初中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研究(2 / 2)

2.2加大開放型問題的訓練力度

觀察近年來的中考題型可發現,開放型題目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已經成為考查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必須加大對學生開放型題目的訓練力度。解答開放型題目,不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於學生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發揮,提高解題能力。例:四邊形ABCD滿足什麼條件,其對角線AC與BD才會相互垂直。在這個問題中,能滿足結論的條件有很多種:①AB=AD且BC=CD;②AB=BC=CD=AD,或AB∥CD,AD∥BC且AD=BC;③∠BAC+∠DBA=90°;④四邊形ABCD為等腰梯形,且梯形高等於中位線。開放型的問題,有利於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將已學知識與問題聯係起來。這樣的方式,不但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及思維靈活程度的提高,而且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2.3注重培養學生解題反思的習慣

解題結束後,對之前在解題過程中使用過的概念、公式及解題方法等進行自我評價,對出現較多的題型或易犯錯的題型作總結,以便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此稱為解題反思。學生養成解題反思的習慣,有利於學生解題自主性與創造性的培養。解題反思過程是對知識逐步深化的過程,是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再次認識,對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2.4鼓勵合作解題

合作學習是當前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是順應新課改要求而興起的一種學習方法。在初中數學的解題過程中,應充分引入這一理念,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解題。比如,某公司要選擇A、B兩個供應商,購置一批打印機與一批模具,在考慮價格時,大多學生隻會想到兩種費用比較方式:選擇A的報價,選擇B的報價。實質上,很多同學沒有考慮到第三種情況:同時選擇A與B的費用。通過合作學習方式,則能較全麵地考慮問題,使問題得到較準確的解決。在解題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一方麵能提高學生參與到解題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麵有利於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對於犯錯誤的學生,能學習到其他人的學習方法;對於解題能力強的學生而言,則能給他人起到示範作用,不但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還有利於學生解題意識的創新,從而促進其全麵發展。

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並非一朝一夕可實現。所以,教師應注重在平時的教學中采取多種方法,努力提高解題能力,如加大開放性數學問題的訓練力度、提高數形結合能力等。

結語

數學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科目,是培養及提高學生邏輯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及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數學解題中,學生具有良好的解題能力至關重要。為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初中學生的解題障礙,並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

參考文獻:

[1]翟潔瑩.淺談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途徑[J].語數外學習,2013,(12):134.

[2]石有菊.提高中職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策略[J].科學谘詢,2013,(02):118.

[3]梅寧寧.淺析初三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3,(12):116.

[4]沈根泉.淺談初中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突破與拔高[J].新課程.2011,(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