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營造民主氛圍,培養創新精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主動轉變角色,以學生為主體,積極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有效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如何科學地落實呢?
1.明確指導:具體地說,教師在導入新課後,把本節學習的目標、內容,需要了解、掌握的問題及學習要求等用多媒體課件迅速展示,使學生根據“問題與要求”主動自學課文,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自己解答,不能解決的較複雜難理解的問題可以分小組討論學習,教師再加以恰當的個別或集體指導。
2.含蓄指導:在課堂教學中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獨立學習,教師在學前不給出任何指導性的問題與提示,而在學生自學之後,組織學生自發討論個人學習的感受、見解。教師在此基礎上加以指導性的簡單梳理歸納,然後對學生理解掌握的知識組織合作學習,對較複雜的需要探究的問題,教師歸納在黑板上加以點撥,借助工具書解決。教師引導學生大膽設想,出示考題表現自己,最後利用多媒體課件對本節或某段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測試,查漏補缺。
這兩種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既可側重運用,又可交替實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敞開學生思維的大門,尊重和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嚐到學習的歡樂。隻有這樣,才能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潛能,深入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其創新精神。
四、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和實踐能力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創新離不開想象,沒有較強的想象力就沒有創新。在語文教學中,科學地利用課件,就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筆者在講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觀滄海》時,師生誦讀幾遍後,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由鮑國安扮演的曹操站在高山之巔,麵對吞吐日月,包蘊萬年的壯麗景色,目光深邃,胸襟開闊的吟誦,此情此景的神韻可謂絕妙至極,將生動形象的畫麵,配以美妙和諧的音響,化抽象的文字為可觀的圖像,使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天馬行空地自由翱翔,領會到了“建安的風骨”,達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多媒體課堂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實踐理念和過程,在遵循語文教育規律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不僅利於過程操作,切實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提高審美能力,還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達到開闊學生思路、培養語感,張揚學生個性、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