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多媒體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趙守仁
摘 要: 以多媒體為載體的語文課堂教學,為學生開辟了一個聲、文、圖、像並茂的新天地,其豐富有趣、生動形象、和諧民主的互動教學環境,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為學生拓寬學習視野、張揚個性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和可能,充分凸顯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綜合性、實踐性、趣性味、應用性和實效性。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作者積極嚐試,努力使用多媒體工具“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取得了豐厚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 多媒體 語文教學 教學體會
以網絡和多媒體為載體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在教育領域裏,以多媒體為載體的教學活動憑借新穎性、形象性、趣味性、參與性、受控性強等特點,頗受全體教師的青睞。它集聲音、圖像、視頻、文字等媒體為一體,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呆板為生動,利用圖、文、聲、動畫等獨特魅力,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各種神經,使教學活動有效擺脫時空的限製——宏觀世界的博大與微觀世界的複雜都能直觀展現在課堂上,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習者獲得最深切的情感體驗,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多媒體教育手段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科教學中,下麵筆者談談多媒體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幾點應用體會,與同仁共勉。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生隻有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正如我國教育家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好的力量如此巨大。語文教師要適時適度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藝術魅力,科學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集音、視、圖、文等為一體,產生極其活躍的場景,使其內容更加充實、形象更加生動具體,直接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達到“課始,趣生”的境界。
二、加大課堂容量,誘導學生創新思維
亞裏士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學生的創新想法、創造活動往往直接來自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將多媒體運用於語文課堂教學中,置學生於音像、語言、文字、圖片的環境中,演示和呈現的速度加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既增大了課堂容量,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播放同一緯度的青海省和山東省的自然特征圖片和同一經度喜馬拉雅山脈不同海拔層次的景色圖及古今景色差異的圖片。通過比較,讓學生總結出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第二個因素是經度,第三個因素是高低差異,第四個因素是古今的不同,而且影響的程度依次減弱。在本節課即將結束時,我又展示了一些包含豐富物候知識的農諺與二十四節氣名稱意義的課件,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麵,激發了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