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三國演義》曹操形象的複雜性(2 / 2)

上述種種,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曹操為人“殘暴”與“不仗義”,也可以在著作中看到“仗義”的曹操。比如說他在對待關羽的態度上。曹操備讚關羽的勇武,對他重加賞賜,封他為漢壽亭侯,關羽斬殺顏良後,曹操知其必去,遂重加賞賜。關羽把曹操屢次給他的賞賜都封存妥當,把漢壽亭侯的印綬掛在堂上,給曹操寫了封告辭信,保護劉備的家小,離開曹營,到袁紹軍中尋找劉備。曹操將士聞後,要去追趕,曹操勸阻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三國誌·蜀書六·關羽傳》)。

三、愛才與忌才兼備的曹操形象

曹操在一生的戎馬生涯中,始終很重視對人才的利用。在其麾下,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這樣一批機智而善謀略的文臣;有張遼、許褚、李典、樂進等這樣一群勇不可當的武將;有天下奇才夏侯敦,世間福將曹子孝,等等。他在征討張繡時,見張繡的使者賈詡才思敏捷,很想挽留他為自己效力,可是賈詡以不棄張繡為由,婉言相拒,他也不以為過,反待之甚厚。其識才,愛才,重才之心,可見一斑。他在關羽投漢不降曹的過程中,他的識才、愛才、重才之心表現得尤為突出。當他發現關羽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並且忠於故主,重義多情,很想拉他融入自己的軍事集團,為己服務。可是關羽卻一直堅持投漢不降曹,他顯出十分的耐心,始終優待關羽,不但賜府第給關羽和劉備兩位夫人居住,還贈與關羽異錦戰袍、赤兔寶馬、美女金帛。關羽得知劉備確切消息後,封金掛印,護嫂尋兄,忠心不改。他知道後,毅然放其歸主,並親自為關羽送行,贈與路資錦袍。關羽在返歸劉備時單槍匹馬,過五關斬六將,他對此沒有深究。在謀求獲得徐庶時,他居然不惜用要挾徐庶母親等卑劣手段,最後終於使其為己所用。他在自己的愛將病故或戰死沙場時,都傷心痛哭,等等。這些情節,使得他的求賢愛才之心和盤托出。

但是,從楊修之死中,我們又可以“嗅”出曹操妒才的另一麵。

一提到曹操,大家腦海裏就會出現諸多貶義詞,其實他雄才大略,如果沒有他,則北方難歸於一統,民族融合和經濟發展難以實現。他的一生奸詐險惡,濫殺無辜,獲得奸雄之名,但在特定的年代,采取一些非常手段達到其政治目的,也是在所難免,他隻是那個時代玩弄政治的代表人物之一。我們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既應該看到他不為後人所齒的一麵,更應該關注他值得肯定的一麵。

參考文獻:

[1]鄭鐵生.三國演義藝術欣賞[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

[2]鄭鐵生.三國演義敘事藝術[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

[3]金良年.三國大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羅貫中.三國演義[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