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些人有這樣的錯誤思維:“不要和上司說得太多,言多必失。和上司相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傳統文化的熏陶,工作之後的挫折,或多或少地讓人們對上司保持著距離。不遠不近、不親不疏會讓下屬更加有安全感。”更有人認為:“上司聘我來是工作的,時間緊,任務重,隻要能出業績就會得到上司認可,沒有必要把時間花在頻繁的溝通上,相信上司也會希望自己這麼做。”
於是人們就會自然地把這些觀念帶入新的環境中,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來。很多下屬自信地認為,這些想法是對的,忽視了他們不利的一麵。其實,上司和下屬之間的溝通也可以是真誠的,也可以是發自內心的,上司和下屬之間也可以成為好朋友。
下屬和上司溝通是工作中的重要職責,從中你需要了解上司意圖,獲得上司支持,把握自己未來的工作方向,在計劃上統一步調,避免向不同的方向用力,影響整體效果。下屬和上司溝通也可以以朋友的方式進行真心的交流,這樣上司會了解你的性格以及你的工作態度。
跟上司說話,要避免采用過分膽小、拘謹、謙恭、服從,甚至唯唯諾諾的態度講話,改變誠惶誠恐的心理狀態,而要活潑、大膽和自信。跟上司說話時,要尊重、慎重,但不能一味地附和。“抬轎子”、“吹喇叭”等等,隻能有損失自己的人格,卻得不到重視與尊重,倒很可能引起上司的反感和輕視。
在保持獨立人格的前提下,應采取不卑不亢的態度,在必要的場合,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觀點,隻要從工作出發,擺事實,講道理,領導一般應該可予以考慮的。此外,與上司談話還要選擇有利時機,上司一天到晚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所以,假若是個人瑣事,就不要在其埋頭處理大事時去打擾。應該根據自己的問題重要與否酌情處理,選擇適當的時機。
正所謂:“要當好管理者,要先當好被管理者”。作為下屬要時刻保持主動與領導溝通的意識,領導工作往往比較繁忙,而無法顧及得麵麵俱到,保持主動與領導溝通的意識十分重要。不要僅僅埋頭於工作而忽視與上級的主動溝通,還要有效展示自我,讓你的能力和努力得到上級的高度肯定。隻有與領導保持有效的溝通,方能獲得領導器重而得到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要持真誠的尊重領導的態度,領導能做到今天的位置,大多是其自己努力的結果,但領導不可能事事都能做出“聖君名主”之決斷。領導時有失誤,在某些方麵可能還不如你,千萬不要因此而有居高臨下之感而滋生傲氣,隻能給工作徒增阻力。尊重領導是“臣道”之中的首要前提原則,要有效表達反對意見,懂得智慧說“不”!
所謂心態決定結果,做任何事情,心裏怎樣想,所做之事得出的結果必然怎樣。如果我們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對工作及與每個人的溝通,工作開心了,身心才會愉快,生活也才會幸福。如果我們用心靈真誠的同領導進行溝通,做到遊刃有餘,那麼領導自然會器重我們,讓我們得到提升。不要畏首畏尾,放開包袱,與你的領導真正的用心靈去溝通一次,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使用心靈溝通,贏得同事支持同事是我們每天必須麵對的人,是我們工作順利與否的重要因素。但是同事之間,畢竟存在個人性格、職位性質特征、工作側重點的差別,日常發生各種小矛盾難以避免。那麼在工作中怎樣才能使溝通變得更加順暢有效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用心靈真誠地去溝通。
有很多同事之間存在利益方麵的衝突,這樣會讓溝通變得更為複雜。每當這種時候,要盡可能將問題轉變得簡單一些。
溝通時,最關鍵的依然是搞清楚你們雙方角色的關係,是純粹的同事還是朋友的關係。尤其是利益上有明顯衝突的雙方在溝通時,通常總會爭著表達自己的意思,而把對方的意思忽略掉。因此,在你過多地關注自己的利益,可對方卻對你沒有什麼感覺之時,溝通進程就無法繼續下去。應該看到,既然利益是雙方共同的關注點,那麼,在溝通的時候,如果你能用心自覺考慮到對方的利益所在,溝通就自然可以變得順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