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吳宓日記》,第九冊,第289頁,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出版。
[36]《聯大師生兼差創收種種》,載《西南聯大·昆明記憶3:文化與生活》,餘斌著,雲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
[37][43]李瑞、傅來蘇《劉文典先生逸聞》,載《雲南政協報》,1995年2月25日。
[40][42][44][47]蕭荻《關於劉叔雅先生磨黑之行》,載《春城晚報》,1989年8月31日。
[41][45][46]蕭荻《吳顯鉞同誌逝世十周年祭》,載《雲南文史資料選輯》,第34輯,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48]《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魯迅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
[49]轉引自《聞一多年譜長編》,聞黎明、侯菊坤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50][51][52]清華大學檔案室存檔。
[53]西南聯大時代,清華《教師服務及待遇規程》第14條規定:“本大學教師在聘約期內,若遇下列事故之一者,本大學得解除其聘約……(丙)曠職或不稱職者;(丁)不遵守校章者。”第31條規定:“本大學教授、副教授在本校任課之鍾點不超過最低限度者,不得在外兼事。”第32條規定:“本大學教授、副教授在外兼課或兼事,須先得本校許可,其所兼課或兼事機關,應先函商本校。”第34條規定:“本大學教授、副教授在外兼課或兼事,其所兼之事,必須與所授之課性質相同。”另外,《規程》對教師在外兼課兼事所得報酬方麵也有嚴格的規定。(黃延複《劉文典逸事》)
劉文典的磨黑之行所得報酬,顯然大大超過了規定——盡管校方無法證實所得多寡,但按一般邏輯,傳言總是要大於事實本身的。劉氏之行為與所賄數字,在聯大校園之傳播,其勢之喧騰,當較事實本身尤甚。此聲勢自為梅貽琦所知所慮,加之劉氏當年走時隻與北大出身的蔣羅二人打過招呼,並未向清華的聞一多請假,當然事後也沒有信函往重慶,主動向正在那裏公幹的一校之長梅貽琦稟報,此舉自然令梅感到不舒服或有些惱怒,倘不殺一儆百,若教授們都仿效劉文典之法,瞞著係主任與校長搞一個世界大串聯,五洲四海地胡跑亂竄,清華勢必陷入混亂與無序狀態,將如何收拾?鑒於這樣一種複雜的心態與考慮,梅氏方狠下心來給劉文典致命一擊。
[54][55]《清華園感舊錄》,鯤西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
[56]《學林散葉》,盛巽昌、朱守芬編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57]《聞朱年譜》,季鎮淮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1986年出版。
[58]關於劉文典到磨黑事為1943年。但聞一多之孫聞黎明與侯菊坤編撰的《聞一多年譜長編》中,卻誤為1942年春夏。因此事一誤,後麵相關的一係列事件自然大誤,世之觀該譜者當特別注意。
又,劉文典回昆時,當年同去的聯大女學生許冀閩因水土不服而多病,加之一個單身女教師留在磨黑極不方便,亦不安全,乃與劉氏一家共同返昆。1944年初,根據中共雲南省地下工委的指示,吳子良與另外三位聯大學生分批離開磨黑中學,由另一批聯大學生陳盛年、黃知廉(黃平)、錢念屺(錢宏)、劉希光(劉波)、秦光榮(秦泥)、於立生(於產)等分批前往接辦。同年7月,聯大學生曾慶銓與雲大學生蔣仲明等又來到磨黑中學任教,利用課堂和各種場合,宣傳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在磨黑中學和思普地區發展了黨員和“民青”成員80餘人,使思普地區成為中共在滇南的重要基地之一。內戰爆發後,中共力量在這一地區迅速發展壯大,建立了自己的武裝組織。當時磨黑“土皇帝”張孟希是中共統戰的重點對象,有一個時期也曾出人、出槍參加過中共組織的武裝,與國民黨地方軍隊作戰。到了1948年9月,張孟希出於各種政治利益考慮,又率領地主武裝倒向國民黨。此時已成為思普地區中共特支委員的磨黑中學教師曾慶銓、蔣仲明,正組織率領當地民兵準備伏擊奪取國民黨軍隊的一批軍火,不慎消息走漏,被地方武裝頭子張孟希誘捕。曾蔣二人拒絕了中共特支準備劫獄營救的計劃,表示寧願犧牲自己,以保存有生力量。10月12日,曾蔣二人被張孟希秘密殺害於磨黑鎮班底河邊。曾慶銓24歲,蔣仲明23歲。
1950年普洱解放後,張孟希被新中國地方政府以反革命分子等罪名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