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獨宿春城燭炬殘(5)(2 / 3)

懷揣這一計劃和優待條件,吳子良回到昆明,很快在聯大聘請了蕭荻、鄭道津兩位男同學和另一位女同學許冀閩等三人為磨黑中學教師(南按:三人均為中共聯大地下組織領導的“群社”成員),接下來悄悄地做劉文典的說服工作。劉氏聽罷對方開出的條件,經過一番考慮,表示樂意前往。據蕭荻回憶說:“對於是否請劉叔雅先生同去磨黑,我們和吳子良同誌等曾有過不同意見,但最後吳子良同誌分析,劉叔雅先生在聯大屬於‘灰色教授’,在學術界則有較高名望,他到磨黑後,會整天躺在煙榻上吞雲吐霧,對我們的辦學工作不會多所幹預。而我們初到磨黑的主要目的是‘站穩腳跟,籠絡士紳,深入工作(辦好學校),培養學生’。請他同行,並不違反黨的十六字方針的要求,而且對我們的工作也能起到一定的掩護作用。還可以為我們樹立威望,取得張孟希更大的信賴。最後,我們才同意了這個意見。”[44]

1943年初,劉文典與當時西南聯大常委蔣夢麟、中文係主任羅常培打過招呼之後,挈婦將雛,隨吳子良等人開始向磨黑進發。自昆明至磨黑的千裏小道上,山高穀深,林密草長,野獸成群,加上沿途土匪猖獗,時有劫案發生,行旅者隻能跟隨配有槍支火炮的大隊馬幫前行。劉文典一行自不例外,張孟希專門提前派出幾十人的馬幫攜帶槍支彈藥前往昆明迎接。劉氏一家三口與聯大女同學許冀閩乘坐滑竿,其餘幾人則各有一匹馬馱行李兼做乘騎。一路上又有許多小馬幫“跟幫”同行,聲勢浩大。為防不測,行伍出身的張孟希又以自己的聲勢和人脈觸角,事先派人在沿途山寨打過招呼,並安排了接待事宜,於較大的站口還專門派人負責設宴接風洗塵。如此走走停停,經過20多天才到達磨黑地盤。處於西南邊疆的山鄉僻壤,突然來了一批國立大學的學生,且還有國父孫中山的原秘書,號稱“國寶”的國學大師劉文典同來,自然是空前的盛事,整個磨黑為之轟動,不等人群到達,有好事的當地官僚百姓紛紛跑出村寨迎候,欲一睹這位“天外來客”的神采。為顯擺自己作為地頭蛇的勢力與威風,也為了給劉文典這位“國寶”臉上增彩,張孟希親率當地士紳騎馬坐轎出磨黑十裏迎接,而不甘落後的學生們則組織起來,早早跑到三十裏外的孔雀屏等候迎接他們的老師和“國寶”了。

一行人到達磨黑,歡迎場麵盛況空前,當地人算是實實在在地開了一次眼界。幾天後,磨黑中學舉行開學典禮。整個儀式由校長吳子良主持,劉文典與出任學校董事長的張孟希分別上台講話。張在講話中對幾位新來的青年教師大加稱讚,對劉文典更是奉若神明,口口聲聲呼曰教授、大師、“國寶”。最後,張向全體學生和入會家長宣布他的校規,謂:“學生入學後,一切都交給老師負責,家長不得過問。學生學習不好,可以留級,犯了錯誤,老師有權處罰,可以責打,關禁閉,但不得開除。實在有不可教誨者,交給他,槍斃。”[45]這番“高論”,讓新來的幾位聯大學生與劉文典都驚詫不已。張氏此舉,顯然有故意在幾位新來者麵前顯擺自己作為“土皇帝”威風的一麵,也是後來槍殺在磨黑任教的聯大學生的一個隱語。

開學典禮就這樣在彩旗招展,表麵升平祥和,實際暗伏殺機的形式下結束。作為校長的吳子良顧不得許多,率領教師風風火火地辦起學來。未久,吳子良見有機可乘,便開始為自己的目標打算,即在學生中選拔一批人參加秘密讀書小組,學習馬列主義和共產黨的書刊,使磨黑漸漸發展成為中共地下黨在思普地區活動的中心據點,並為後來一係列血與火的慘烈鬥爭打下了基礎。“土皇帝”張孟希一看幾位秀才所辦學校真的是有板有眼,蒸蒸日上,大為高興。尤其想到蔣介石辦黃埔軍校發跡與磨黑中學的前景,野心狂漲,豪氣倍增,當即命人把自家大門口張貼的“仁義處世,不憂不惑不懼;興邦為本,立德立言立功”的對聯扯下,重新書寫一副曰:“駕歐美之上,為天民,胸懷宇宙;在思普之間,做地主,藐視京都。”[46]其張狂虛妄之態真正是躍然紙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