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被激怒的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
8月8日,蘇聯根據雅爾塔密約決定對日宣戰。次日,蘇聯紅軍迅速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繼之向朝鮮北部和庫頁島進軍,一舉殲滅近百萬日本關東軍。蔣介石聞訊,以中國領袖的名義致電斯大林,謂:“貴國對日宣戰,使全體中國人民奮起。”又說:“本人相信由於貴國壓倒性的力量加入,日本的抵抗必會迅速崩潰。”[57]
8月9日,怒氣未消的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整座城市化為一片廢墟。當晚,已被打急了眼的日本天皇在禦前會議上不顧軍部強硬分子的阻撓與蠱惑,最後裁決:以不變更天皇地位為條件,接受中、美、英三國提出的一切投降條件。
8月10日下午7時左右,日本政府決定接受中、美、英《波茨坦公告》,並通過瑞典駐美公使向中、美、英三國發出乞降照會。消息迅速傳遍世界,重慶《中央日報》稍後接到了中央社記者由美國發來的電訊:
日本政府準備接受中美英三國政府領袖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在波茨坦所發表此後經蘇聯讚同之聯合宣言所列舉之條款,而附以一項諒解曰:上述宣言並不包含任何有損天皇陛下為至高統治者之皇權,日本政府竭誠希望此一諒解能獲保證,且切望關於此事之明白表示,迅速獲致。[58]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國民政府高層一無所知,包括最高元首蔣介石同樣蒙在鼓裏。據蔣介石侍從室專門負責情報事務的第六組組長唐縱日記載:“下午七時許,對麵美軍總部在馬路上歡呼,移時馥華(南按:唐縱長女)歸來報告,謂日本無條件投降。不久,鞭炮之聲相繼而起,美人在馬路上跑躍,中國小兒圍繞而呼,廣播電台播出嘹亮之音樂……我赴陳公館,陳家小孩在陳主任窗外燃放爆竹歡呼,陳主任大怒,責彼等孩子們不該如此,尚在研究如何證實消息。”[59]
正當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在自家院子裏擺出一副老夫子的嚴肅麵孔,滿含怒氣嗬斥燃放爆竹的孩子們的時候,美軍總部年輕的大兵們已開著吉普車,手舉香檳酒邊喝邊高呼口號滿大街亂竄了。而敏感的《中央日報》已經印出“號外”,開始在大街小巷四處叫賣、張貼,整個重慶已形成歡樂的海洋。此時正是太陽即將落山的黃昏時候,也正是人群最容易集中之時,《中央日報》火速派出數名記者遍布山城進行采訪並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曆史記錄:
七點鍾左右,日本投降的消息被美國新聞處證實,美軍總部的大孩子們首先跳了起來,開起吉普車沿街直闖!漫街遍巷的人,擁塞著、歡呼著……人全瘋了,快樂啊!
從中一路到新街口,張貼著本報號外的牆前,萬頭攢動,連不識字的赤腿漢也擠在裏麵,雨樣的汗水把每個人的衣衫都和周圍人的衣衫黏在一起,大家都咧開嘴笑!
頭上是一片歡樂的人海,每個人對每個人,每群人對每群人,都打著招呼“啊!啊!”互相道賀,大家的感情在泛濫!升華!
熟朋友見麵了破例的張臂擁抱,起碼也親密地互相拍拍肩:“要回家了!”[60]
報道說:在出行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冒著熱浪圍成一團在聚精會神地收聽廣播,並堅定地相信會從廣播裏聽到更加真實詳細的消息。果然,正在播講英語節目的電台突然中斷,繼而播音員開始用中文誦讀合眾社和中央社分別發來的電訊,隨後,播音員說道:“中國苦戰八年,終於贏得勝利,贏得和平……現在重慶大街小巷百萬市民已在狂歡中,現在請聽《凱旋還故鄉》。”爆發在聽眾頭上的,已是一片吼叫的歡聲。是後,女高音與男中音的嘹亮雄渾的大合唱在歡呼裏響了起來……
在這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非凡的傍晚,重慶中央廣播電台播音員熱血澎湃、感情激蕩,已沒有了平日圓熟的技巧,任由情感隨著話筒噴湧,廣播結束時,播音員哽咽著說:“諸君,請聽陪都歡愉之聲!”
是時,收音機中傳出了響亮的爆竹聲、鑼鼓聲以及外國盟友“頂好”“頂好”的歡呼聲。緊接著,“日本小鬼子投降了!”“抗戰勝利了!”“中華民國萬歲!”的歡呼聲如春雷般炸響開來,整個重慶形成了一片歡騰的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