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剖析北大推薦生,提煉孩子成才秘訣(1 / 2)

在全國39所中學90名初審合格推薦生的名單中,有幾名學生引起家長們的特別關注。

這些金字塔上的佼佼者何以能脫穎而出?

在培養孩子方麵,是否能從他們身上提煉出成才的秘訣呢?

秘訣一:個性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

學生檔案

匡超

江蘇南京師大附中高三學生。

推薦理由:1.作為班長,領導力強、組閣班委、管理有方、同學滿意、老師欣賞。2.誌存高遠、自信張揚、思想深刻、性格陽光、沉穩大氣、獨立性強。3.學習勤奮、習慣很好、成績優秀、競賽特長、文理兼修、素質超強。

剛剛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帖子《北大推薦生牛人之最》,看後心情久久無法平靜。其中江蘇南京師大附中的匡超被媒體冠以“推薦第一人”,這位個性張揚的少年,不僅以“匡夫子雲”起筆,模仿太史公的筆調,指點江山,而且口出豪言說“曆史選擇他,是為了改造世界”。我最欣賞的是他略帶自負、敢於展示自我的個性,到底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培養出如此自信、個性張揚的孩子呢?

—來自江蘇的一位家長

專家答疑

個性獨一無二,是人性最閃光的東西。可惜很多家長隻注重知識結構的構築,而忽視了孩子個性的塑造,從而造成高分低能的現象。作為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麵對孩子的個性進行塑造:

1.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揮灑個性的機會

隻有在同伴交往中,孩子才能逐漸認識自己,並磨煉出自己的個性品質。在同伴中,兒童需要自己動腦判斷,於是他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會得到激發,可以鍛煉初步的社會活動能力。

2.多一點兒鼓勵,少一點兒指責

有時,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時,他已經很努力地去做,但仍然達不到大人的要求,此刻,他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鼓勵。家長千萬不要責怪打擊,而是要千方百計嗬護孩子的自信心。大人的讚許加上自己動手實踐,孩子能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慢慢信心就樹立了。

3.多給孩子磨煉的機會

當孩子有一定戰勝困難的信心後,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件事。經過磨煉後的成功,會讓孩子在感受喜悅的同時,不斷增強抗挫折能力。

秘訣二:孩子的好奇心很寶貴

學生檔案

邵林博,

杭州學軍中學高三學生。

推薦理由:全國信息學決賽銅牌、三次信息學聯賽一等獎、數學聯賽浙江賽區二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及英特爾英才獎、“明天小小科學家”二等獎。

這位號稱“明天小小科學家”的少年是杭州少年科學院的院長、奧運火炬傳遞手,他有多項科技小發明。在參加一次競賽論文答辯時,一名中科院院士曾寫信到學軍中學,稱讚邵林博資質不錯,很難得。在孩子的創新創造能力方麵,家長該如何進行引導,才能培養出像邵林博這樣的小發明家呢?

—來自北京的一位家長

專家答疑

要想成為小發明家,最主要的是要有創新思維與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科學態度,勇於攻克難關的精神,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對孩子進行引導:

1.嗬護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發明創造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允許孩子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權利,即使孩子的想法再荒唐或不切實際,家長都要支持和指導。要全力嗬護孩子的好奇心,家長能解答的自己解答,不能解答的要引導孩子通過問老師、查找百科全書、上網搜索等途徑解決,直到弄懂為止。查找答案的整個過程父母都要參與陪伴,這樣能提高孩子的探索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