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許習慣了由媽媽來培養孩子的模式,爸爸們經常是“空白缺席”。培養了6個博士的韓國首席媽媽全惠星,卻認為做爸爸真的不簡單……
爸爸要建立
家庭的秩序和規則
我呼籲妻子們要注意在家庭裏樹立先生的權威,並不是說要回到家長式作風的時代,而是認為,丈夫作為一家之長,我們應該給予他充分的尊重,讓他發揮自己的作用。父親一般總是少言寡語,但這種沉默的力量,往往更加強大,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注意到,在很多家庭中父親的作用不如母親,父親的角色長期缺失。實際上,一個父親對子女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對於成功的孩子來說,父親給予的愛和激勵有多麼重要,甚至都是無法想象的。所以,要讓孩子了解到,一個有優秀父親的孩子會多麼幸福和安定,他就不會輕看父親的角色。
我的先生身為父親,是一個會對子女教育盡一切努力的好父親,而我也忠於母親這個角色。偶爾先生出差的時候,我的角色會發生很微妙的變化。好似先生的權威轉移到了我身上,我會對孩子嚴格起來,並努力維持好家庭秩序。
我給予孩子們的總是溫柔、溫暖、感性和有創造性的東西;而先生的教導,往往體現在某些規定或行為準則上,這些更能影響孩子們的教育理念。這讓我更加意識到父親的角色對於孩子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讓孩子看到
父母作為社會人的一麵
現在,我的兒子們每逢有領獎或者演講機會,一定會帶上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親眼看到自己的父親在做什麼、取得了什麼成就。這樣一來,孩子們很自然地認為自己的父母是最出色的人,這就直接建立起了他們的自信。雖然隨著成長,這樣的想法會有所改變,他們會更加成熟和公正地看人看事,但是,那種對於父母的自豪感是伴隨終生的。
除此之外,參與大人活動的孩子,還能學習到其他東西。他們會對大人的職業感興趣,大人展示的社會生活也會成為孩子學習的動力。
而借這些機會,孩子們也能在公共場所學到社交禮儀,在餐廳或者大人聚集的地方,不用我們叮囑,他們就知道不要喧嘩。而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甚至自己都可以檢查穿著是否得體。
看到在家裏要求嚴格的父親在社會上堂堂正正的形象,孩子們會自然地尊重他,從他身上尋找值得學習的地方。由此可見,正確履行爸爸的職責,將爸爸社會人的一麵展現給孩子看,對孩子來說,也有非常大的教育作用。
父親怎麼對待妻子,
孩子就會怎麼對待母親
除了做孩子的楷模外,我還有一些想對爸爸們說的話:女人往往會因為生了孩子就放棄了工作,這是“養育孩子是女人的事”的想法在作怪。男人身為父親,在養育孩子方麵也有自己的一份不可代替的職責。男人除了做好父親的角色外,還要幫助妻子做好母親的角色。要保障妻子的私人生活,妻子既是家庭主婦,也是社會人,要讓她在她的生活空間內得到滿足。
對於孩子而言,母親是一個重要的角色。母親的生活態度,對於孩子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父母在家裏教育孩子之外,還能努力發展自我,實現自我,那麼,孩子會自然地尊重他們,跟隨他們。
妻子尊重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突出的丈夫,會使孩子感到幸福和內心穩定。同樣的,丈夫對妻子的尊重,也會使得家庭更加融洽和暖意融融,不管妻子有自己的工作,還是全職的家庭主婦都是如此。拿我們家來說吧,無論是先生還是孩子,吃完飯後常常會說,今天的飯很香很可口,以此來感謝我的辛勤勞動。事情雖小,但是作為妻子和媽媽,我感到了家庭的尊重,並因此感到欣慰和溫暖。在對待母親的態度上,父親的影響尤其大。父親愛妻子,孩子會跟著愛母親;父親輕視妻子,孩子也會跟著輕視母親。輕視母親的孩子不可能聽母親的話。所以,妻子替先生樹立父親權威形象的同時,先生也應該替妻子樹立母親的權威形象。
—摘自《有奉獻精神的父母培養大人物》,中國城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