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死刑與肉刑刑具(4)(2 / 3)

戰國時,卻有一位賢明之士因忠於國君而被烹,為後世留下了千古遺憾,此人就是齊國的文摯。文摯的醫術極其高明,有一年,齊滑王生了一個毒瘡,請文摯診療。文摯診察了筍王的病情,私下對太子說:“大王的病我是可以治好的,但治好了大王的病,他是要殺死我的。”太子大驚,問為什麼?文摯說:“大王長的這個惡瘡,必須讓他發一通雷霆大怒,才能治好,否則就沒有救了,但要使他發怒,他一定會殺死我的。”太子向他叩頭求告說:“先生隻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我的母後一定在父王麵前為你表白,父王定會看母後和我的麵子而赦免你,請先生放心。”這樣,文摯就同意給齊筍王治病。於是,文摯叫人報告齊筍王說某日某時文摯前去治療。結果到了約定的時間文摯卻故意不去,筍王心裏有些不高興。這樣共約定了三次時間,文摯都沒有去,潘王已經非常生氣,這時,文摯來了,他不脫鞋子直接上到筍王床上,還踩筍王的衣服,問筍王病情如何。筍王怒形亍色,不理睬他,文摯又故意出言不遜、衝撞筍王,筍王怒不可遏,叱罵文摯,並把他趕了出去。文摯走後。筍王的病情就輕了許多,又過了幾天就完全康複。筍王痛恨文摯對自己太無禮,不顧王後、太子的極力求情,把文摯放進大鑊中,點火燒水,烹死了文摯。

齊筍王的祖父齊威王也使用過鼎鑊之刑。當時阿大夫荒於政事,治下境內百姓貧苦,阿大夫卻賄賂威王左右的人為他說好話。威王查明實情,將阿大夫和左右為他說好話的人一同投諸鼎鑊,一鍋煮,於是齊國大治。當今吏治敗壞、賄賂公行,百姓對此深惡痛絕,有民謠為證:“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光跑不送,原職不動;不跑不送,撤職不用。”這是對行賄受賄、買官賣官現象的極大諷刺。阿大夫若生於現世不僅不烹,也無須走“曲線救國”之路,肯定還會被提拔重用。所以,人們對齊威王這樣的開明君主還是難以忘懷的。

樂羊在魏國做將軍,率兵攻打中山國,樂羊的兒子當時正在中山國,中山的國君就把樂羊之子投諸鼎鑊製成肉羹,並把肉羹派人送給樂羊,明確告訴他這是他兒子的肉。樂羊坐在軍帳中,接過肉羹喝光了一大杯,以示攻打中山的決心毫不動搖,結果很快便滅掉了中山國。魏文侯聽到這些情況,對身邊的一位大臣堵師讚說:“樂羊吃了自己兒子的肉,這是為了我啊!”堵師讚回答說:“樂羊連兒子的肉都敢吃,還有準不敢吃呢?”魏文侯恍然大悟,雖然對樂羊的功勞給予獎賞,但從此卻對樂羊起了疑心。

秦漢之際,鼎鑊之刑更是常用。商鞅變法時增加肉刑,把鼎煮鑊烹規定為死刑的處死方式之一。秦末楚漢戰爭期間,劉、項都愛用鼎鑊之刑。周苛為劉邦守滎陽,被項羽俘虜後,拒絕投降,項羽就烹殺了周苛。成皋之戰時,項羽抓到了劉邦的父親太公,把他放在一個肉案子上,旁邊架起大鑊,傳話給劉邦說:“你不趕快過來投降,我就烹死太公。”劉邦回答說:“我和你當初一起擁立楚懷王,結為兄弟,因此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今天你如果一定要把你的父親投入鼎鑊,就請你分給我一杯肉羹吧!”這裏劉邦表現出了一副十足的流氓相,不過玩政治者皆如此,也不能苛求於劉邦,老實巴交的項羽在這個政治油子麵前無可奈何,最終他也不忍心烹殺太公。劉邦派酈食其去遊說齊王田廣,讓他歸順,田廣已經同意,但韓信仍率兵攻略齊地,田廣大怒,就用鑊烹殺了酈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