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猶記得晚會的頭天晚,我們搬到會場附近的酒店裏。那是一家五星級酒店。距離我上一次住五星級酒店,已經有6個月。躺在舒適寬大的床上,我卻完全沒有“享受”的快感,更沒有“此一時,彼一時”的惆悵。我脫下數天的臭衣,洗澡,然後直接去了會議現場,那裏的搭建還在繼續,禮品與兼職不知有沒有到位,我得去盯場。還記得前兩天,我在外地出差,住香格裏拉,在MSN上碰到嶽偉,他問我,哪兒爽呢?我回說,福州,香格裏拉。他說,爽嘛。我說,爽吊,就TM一睡覺地方,還不知是不是每天都能睡上。嶽偉奸笑說,鳥人,進步了。
我現在信奉一句話,拔苗不能助長,但壓苗卻絕對可以。那時所麵對的壓力是無法用語言表述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上萬名受邀賓客的名字必須反複確認並打印成桌簽,同時,還需要確認外地賓客的航班和入住信息,這已足夠讓人瘋狂。作為邀請來的嘉賓,在桌簽上,他們的名字絕對不能有一個字母的錯誤,當然,客戶的嘉賓名單還總在變動,不到晚會開始,誰又知道哪位嘉賓會臨時不來,或者臨時想來呢?而這,僅僅是屬於整場晚會最不起眼的一個小環節--嘉賓邀請所需要承擔的工作。幸好,負責這個工作的人不是我,其實,現在我還是這樣想。在這樣壓力下,我學到了操辦一台真正的晚會的幕後流程,並瘋狂的想要將這些存在我的記憶裏。
晚會結束時,我們連抱頭痛哭的力氣也沒有了。客戶一一上來向我們道謝,握手,歡笑。然後,我們坐在地上看著搭建工人撤場。我看到師傅一個人坐在黑暗的角落裏抽煙,麵容安詳,好像這豪華盛宴跟他沒有任何關係,好像熬紅了眼睛喊啞了嗓子的人並不是他。隻有忽明忽暗的煙火閃爍著,映得他的眼睛非常明亮。他不是在休息,而是在構思下一項任務要怎麼完成。這是我由衷崇拜的一位前輩,至今如此。
經過了這場戰役,我漸漸入行,慢慢也可以獨立做一些小項目,似乎也沒再接到什麼投訴。在客戶麵前不再緊張和膽怯,敢和他們大膽的討論並招待他們吃喝玩樂,也學會了和供應商們討價還價,吃拿卡要……那個曾經的廣告公司CEO又回來了,他比從前更老練、更沉穩、更皮實,再大的打擊也搞不垮他了。
1人人都希望遇到為自己指點迷津的前輩,有些人能夠如願,有些人則不能。從我個人的經曆來看,這樣的前輩是自己找的,而不是靠運氣得來的。不管是廣告公司,還是會展公司,我的飛速進步都跟前輩的提攜有重要的關係,他們專業不同,做事方法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事不對人。你事情做的不好,他會毫不留情地罵你、奚落你;隻要你做對了事,那就萬事大吉。能夠指出你的錯誤,讓你在不對的方向上停下來,這就是進步,不是嗎?所以,想進步,就不要怕前輩的責罵、責罰,至少他們告訴你哪裏是不對的,你隻要繼續尋找對的就可以了。天下沒有那麼多便宜可撿,像填鴨一樣把現成的東西掰開了揉碎了送到你嘴裏,還逼著你消化吸收,隻有小學老師才那麼做。這正是很多人進入職場之後開始懷念學校的原因。學校裏,再“惡毒”的老師,都比不上職場裏的上司、進門師傅。
2很多人抱怨上班累,說自己掙得少。我告訴你,真正累的工作,報酬絕對不少。而那些拿高薪的人,工作內容絕對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累。這不是“繞口令”,是事實。憑我多年的職場打拚,還有跟一些企業家、富人的接觸,我得出一個結論:有錢的人在財富積累的最初階段都是“拚命”的,他們要吃常人吃不了的苦,受一般人受不了的罪。熬出來了,也就發達了。等到財富積累到一定階段之後,他們才用這些錢做資本,投資到某個領域,那樣的錢能夠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也就是所謂的“錢生錢”。楊瀾說過一句話:“辛辛苦苦,過舒服日子;舒舒服服,過辛苦日子。”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說自己又累又窮,那我隻能說,你累得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