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壓”苗助長,真金火煉(1 / 2)

人往往是在被逼到絕境的時候才會爆發出驚人的潛力,可是,沒有誰會主動把自己逼成那樣。大多數人都有得過且過的心態,覺著目前的生活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是最難成功的,當然,快樂指數也比較高。這是一種平淡生活的好心態,但是,想成功、想發財、想為人龍鳳的話,就不可能了,因為動力不足。

還是那句話,我是有優勢的。簡曆投出去沒幾份,我就被兩家大集團公司同時看重。又經過3輪麵試、兩次PK,幸運之神眷顧了我,我被一家世界可以排上前十的會展公司錄用了。

我沒有接觸過會展,隻是隱隱覺得這個跟廣告相關。為什麼我能被錄用呢?我想,主要還是因為我在為人處事方麵比其他的應屆畢業生要圓滑得多,老練得多。我懂得管理者喜歡什麼樣的員工,他們要花錢買我的勞動力,我投其所好,把自己的勞動力賣出去。說來說去,還是應了當年任遠教我的:人在江湖漂,就是賣自己。

真正開始做,我才知道會展遠遠沒有我想的創意、文案、搭建展台那麼簡單。一場最簡單的新聞發布會,需要斟選場地、場地租賃、現場擺台、流程、設計、搭建、道具、人員安排、表演、主持人台本、AV燈光音響、軟件視頻、攝影攝像、網絡直播、禮品購買與包裝、記者媒體、新聞通稿、媒體車馬費用、接送飛機、嘉賓邀請、安排車輛、酒店入住、嘉賓台本,等等,甚至盒飯、停車證等無比繁瑣的事物,也要落實。一場最簡單的新聞發布會,僅僅落在電腦上的各種PPT、excel與word就有數萬字之多,更別提前期各方麵的溝通與修改。不要小看修改,隻要客戶方麵有一點點修改,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會展人員做出最及時的各方麵協調,而前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根AV數據線在現場沒有到位,也足以使整場精心策劃好的會議砸鍋。難怪世界上排名前十位最累的行業裏麵沒有這一行,其次它比那些行業累得多。

會展在中國一直沒有受到過重視,隻是把它作為市場營銷,或是公關的一個附屬品對待。而我,就在這樣的一個夾縫行業中起步了。公司的人手奇缺,可項目著實沒少接,所以,一個人都要當幾個人用,每個人身上起碼都背著五六個項目,有發布會,有晚宴,也有展台搭建。我這個新人在入門階段就背上了四個項目,那是一段沒日沒夜的時光,每天忙到深夜兩三點,手機隨時待命。

做會展,需要有驚人的統籌力,規劃力,溝通斡旋能力,需要你反應迅速,為人強硬卻又進退有度,同時能說善寫,當然,絕對要有無窮的精力、體力和腦力。理論上是這樣,實踐起來往往很難。我的適應能力比較強,而且有三年廣告公司“打雜”得經驗頂著,我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但是剛剛做項目的時候,我還是桶了不少馬蜂窩,幾乎是做一個便砸一個。那時,項目經理經常把我叫到他的小屋裏,告訴我,XX客戶又投訴你了。我低頭,不知如何應對這樣的詰難。

咬牙!挺住!我不是第一次被前輩罵,我能堅持。

由於我的態度良好,項目經理給了我新的機會。他把我調到一個新的項目組,有一位資深前輩對我進行“傳幫帶”。他,是我一輩子都會感激的師傅。

師傅辦事方式絕對雷厲風行,他手上有四五個大客戶,同時可以接下他們所有的會議和展位,並參加投標。師傅的脾氣非常暴躁,不是因為對人有偏見,隻是因為下屬跟不上他的節奏。也就是說,他對事不對人。他會將一切工作極有條理地分配給我們,他時常在飯桌上對我們說,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現在我們組的任務最重、大客戶最多,我們不能先垮了。那時的組裏,氣氛前所未有的團結,因為師傅他很真。隱隱約約,我在他身上看到任遠的影子。

我們接了個大項目,上萬人的晚會,現場的每一位觀眾都是嘉賓,那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大的項目,一個月不到的準備時間,我們忙瘋了。組裏還有另外兩個跟我年紀相仿的男孩,我們被分配了各自的工作,卻需要相互協調,於是我們漸漸熟識了起來。他倆一個在公司已經做了1年,另一個比我還新。於是,“老”人帶著“新”人,我們被重壓壓得喘不過氣,卻每天掙紮著往返於公司,客戶,工廠,會場之間。獨獨沒有回過家,很多天,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