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會看懂醫院化驗單的基本常識(四)(2 / 2)

參考值

無紅細胞。

異常釋疑

常見於腸道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腸炎等會出現膿血便;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在疾病活動期會出現反複膿血便;結腸癌也可見大便帶血;痔瘡出血則多為鮮血。

預防及建議

預防腸道感染性疾病,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切斷傳播途徑,並加強傳染源的管理。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都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無法預防其發生,在疾病活動期,頻繁膿血便使得機體丟失大量的水分、蛋白質、電解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此時除藥物治療以外,還應該臥床休息,食物以易消化、富於營養、熱量充足的軟食為主,可以少食多餐,以利於腸道黏膜的修複。

糞便中若混有鮮血,多考慮痔瘡出血可能,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痔瘡是一個常見病、多發病。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黏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形成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無痛性、間歇性的便後有鮮紅色血是其特點,也是內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見症狀。出血一般發生在便前或者便後,有單純的便血,也會與大便混合而下。血色鮮紅,其出血時呈噴射狀、點滴狀或擦拭帶血。引起痔瘡的原因很多,比如,飲酒、過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長時間保持坐位、妊娠、便秘等,都會導致痔瘡的發生。一些患者,特別是女性患者,認為痔瘡患於不雅之處,不好意思求醫;還有些人認為痔瘡隻是小毛病,治不治都沒關係,這種心態往往使得小病變大病,給治療帶來麻煩。

目前,治療痔瘡的方法有手術、藥物肛塞、藥物注射、結紮、激光、射頻等,都能取得很好的療效,但很多患者治療後經過一段時間,痔瘡又再次複發,究其原因,不注意預防是複發的重要因素。要預防痔瘡的發生或減少發作,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

1.飲食宜清淡。盡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飲酒,尤其是烈性酒;不要進食過於肥膩的食物;少吃燒烤食品;少吃熱性的水果。

2.不宜久坐。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盆腔充血,預防痔瘡發生。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最好能做到定時排便。多吃粗纖維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要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經常清洗,勤換內褲,內褲不宜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回流。

三、隱血

消化道少量出血,紅細胞被腸道破壞吸收,肉眼及顯微鏡下均無法發現出血,此時,可借助隱血試驗幫助診斷。糞便隱血試驗是判斷消化道少量出血的重要檢測方法,也是消化道惡性腫瘤的診斷篩選指標。

參考值

陰性。

異常釋疑

隱血陽性一般是由於上消化道出血所致。解剖上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稱為上消化道,它包括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等部位。許多疾病可以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就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此外,消化道惡性腫瘤、肝硬化、傷寒及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等都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

隱血的多少一般以符號“+”的多少來表示,從1個“+”到4個“+”不等,“+”越多,提示出血也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隱血試驗有時候會出現假陽性。部分食物和藥物,比如,動物的血或肝髒、魚、瘦肉、大量綠葉蔬菜以及鐵劑會造成假陽性。所以如果化驗結果有少量隱血的話,不必慌張,可以先停止服食上述食物或藥物,3天後再留大便送檢複查。

預防及建議

合理的膳食調配是預防和治療消化道潰瘍的重要措施。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細嚼慢咽,進餐時少說話,不看書報,不看電視,保持思想放鬆,精神愉快。在飲食上應選用易消化、含豐富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稀飯、麵條、雞蛋、豆漿、瘦肉、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同時,還應戒煙、少飲酒,尤其是烈性酒。生活起居要規律,精神放鬆,保持心情愉悅,以減少潰瘍病的誘發因素。

消化道惡性腫瘤也是導致隱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合理的膳食結構對於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預防同樣非常重要。飲食上要注意多樣化、營養齊全、比例適當。盡量少吃醃製酸菜、鹹魚、熏腸、火腿等。不吃黴變、變質的食物。食物中的膳食纖維以穀類、蔬菜、水果含量較多,對大腸具有獨特的保護功能。多食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摘自《你也看得懂化驗單》,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編輯/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