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做事態度:以積極明朗的態度去麵對工作和人生 (3)(1 / 3)

有一些教師常以大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在教育生涯中全力以赴,以滿腔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也能從他那裏得到教益,成為一生的財富。他們好像要把溫暖的陽光照射到每個同學的心中。教室就像他們的作畫室,而他們是站在畫布前麵的大師,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創作。另外一些教師的態度則截然不同,從早晨一開始就對一天的工作覺得厭倦,想到要去給那些愚蠢的學生上課,就膩煩透頂,想著如果哪一天不用上課就解放了。他們的授課既無熱情,也無生氣,反而把不良心態傳染給了學生。

正是富有詩意的心態、愉快樂觀的精神、飽滿的生活熱情,使得一個人把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看成是充滿激情與成就感的事業,並身體力行。當一個人喜愛他的工作時,你可以一眼看出來。他非常投入,其表現出來的自發性、創造性、專注和謹慎,十分明顯。而這在那些視工作為應付差事、乏味無聊的人那裏,是根本看不見的。

這樣的情形在辦公室、商店、工廠裏也經常見到。一些職員拖拖遝遝,似乎連走路都費很大的勁,讓人覺得,生活仿佛是個沉重負擔。他們討厭自己的工作,希望一切都快些結束,他們根本就不明白,為什麼別人能充滿熱情,幹勁十足,自己卻總是覺得什麼都單調乏味。看著這樣的職員做事,簡直就是受罪。而那些充滿樂觀精神、積極向上的人,總有一股使不完的勁,神情專注,心情愉快,並且主動找事做,期望事業越做越大。

如果你想在職場有所發展,就一定要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勤奮執著的態度

有這樣一句格言:“偉大的事業是根源於堅韌不斷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從事,不避艱苦。”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勤奮執著的態度,成功也是一個長期努力積累的過程,沒有任何事情是一蹴而就的。

所謂的主動,指的是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現,以及擁有“為了完成任務,必要時不惜打破常規”的智慧和判斷力。

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責任,永遠保持一種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那些成就大業的人和凡事得過且過的人的最根本的區別。明白了這個道理,並以這樣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我們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是一種負擔,最平凡的工作也會變得意義非凡。

對我們來說,工作最重要的是態度問題,這需要有一種發自肺腑的真愛,因為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需要努力和勤奮,需要積極主動、全力以赴的精神。隻有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我們才有可能向成功的極致發起挑戰。

托馬斯·沃森說:“如果你想達到卓越的境界,那麼你今天就可以達到。不過你得從這一刻開始,摒棄得過且過的惡習才行。”

事實上,我們必須付出巨大的心力才能夠在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績。但是,如果隻想找個借口作為自己不全力以赴的理由,那真是不需要費什麼力氣。想要在工作中出類拔萃,就一定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如果你想在工作中表現卓越,不妨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找出你的長處

找出自己的長處、才能或是興趣所在,會使邁向卓越的努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發揮自己的長處能夠讓你的技能愈發精進,一天比一天好,這樣的改善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之後,你的長處將會出現明顯的飛躍。

你所具備的長處還可以協助你突破表現上的瓶頸,提升你的自我形象感,並為你更上一層樓做好準備。

第二,提高自己的標準

一位著名的將軍說得好:“要不要全力以赴操縱在我們自己的手上,但是除非我們願意這麼做,否則這種選擇的自由可是一點意義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