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你有沒有全力以赴?把自己的標準提高吧!建立起一套自己引以為傲的底線,不要隨便找借口搪塞。與其降低工作中表現的標準,不如努力發揮到極致。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完美的境界幾乎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隻要不屈不撓,至少會越來越接近這個境界,如果隻是放任自己的惰性,或者老是垂頭喪氣,那麼很容易就會以各種理由放棄這樣的追求。
要在工作中不斷追求更高境界,就要把表現的標準提高,超越別人對你的期望,千萬不要甘於平庸。
第三,修補瑕疵
細微的瑕疵、不盡完美之處,或是不怎麼理想的成果都有可能出現,這些都是行進過程當中必然的環節。不過在我們朝著卓越進軍的過程中,如果碰到了問題就躊躇不前,或者不去努力更正,就很難成功達到卓越的境界。這份修補瑕疵的決心也是卓越和平庸之間的分界線。
希望在工作中出類拔萃的人,對於卓越的表現自有一套標準,並且會積極地朝著這樣的標準邁進。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他們會逐漸發現有問題的地方,並且會加以修補、調整,然後再繼續努力,朝著理想一步一步地推進。
關注細節,改變心浮氣躁的毛病
如果讓一個人每天擦桌子6次,他可能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6次;可是如果讓另外一個人去做,那麼可能他在第一天擦6遍,第二天可能擦6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5次、4次、3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其實,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很多人似乎都想做大事,而不願意或者不屑於做小事。但事實上,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大多數人在多數情況下總還隻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
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嚐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有了這種精神的人,能夠避免許多意外事故,等於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幸運機會。
成功的人士往往極其注重小事和瑣事,並且特別喜好在細節上下工夫。在約翰·肯尼迪總統眼裏,似乎任何細枝末節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其就職典禮的檢閱儀式中,肯尼迪注意到海岸警衛隊士官生中沒有一個黑人,便當場派人進行調查;他在就任總統後的第一個春天,發現白宮返青的草坪上長出了蟋蟀草,便親自告訴園丁把它除掉;他發現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取消了綠色貝雷帽,便下達命令予以恢複;尤其使人感到意外的是,肯尼迪在就任總統後不久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竟然胸有成竹地回答了關於美國從古巴進口1200萬美元糖的問題,而這件事隻是在此4天前有關部門一份報告的末尾部分才第一次提到過。
身為總統,肯尼迪巨細都抓的風格,更加豐滿了自己的形象,贏得了世人的普遍認可。
同肯尼迪相比,美國的許多位總統似乎都不遜色。其中,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是憑借驚人的記憶力來記住諸多細枝末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條船在蘇格蘭附近突然沉沒,沉沒的原因是魚雷襲擊還是觸礁,一直沒有結論。羅斯福則認為觸礁的可能性更大,為了支持這種立論,他滔滔不絕地背誦出當地海岸漲潮的具體高度,以及礁石在水下的確切深度和位置。這一招令許多人暗中折服。羅斯福更拿手的絕活是進行這樣一種表演:他叫客人在一張隻有符號標誌而沒有說明文字的美國地圖上隨意畫一條線,他都能夠按順序說出這條線上有哪幾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