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應當嚴肅認真,一絲不苟。認真的對立麵,就是掉以輕心、漫不經心、無所用心,就是馬馬虎虎、大大咧咧、拖拖拉拉、敷敷衍衍。其實,要做到認真,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技能,也無須進行專業培訓,隻要多用心思、多花點氣力就行了。同樣是工作,認真或不認真,效果大不相同,認真,就能把工作做好,就能小成果,出成績;不認真,就會出差錯,甚至釀成禍端。
認真不僅是一種作風,而且是一種人生態度,是責任感、世界觀的表現,一個缺乏認真態度的人,必然一事無成。為了追求卓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定要秉持認真仔細的態度,努力做到一絲不苟,紮紮實實地向自己的目標靠近。
充分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把錯誤消除在萌芽狀態
曾經有這樣一起事故,因煤氣爆炸炸掉了半條街。在事後的事故調查中發現,此次事故的起因,竟是一塊不起眼的石頭!
原來,當初建輸氣管道時,埋藏主管道的走行路線,被設計在行車的道路下。工人按設計破路開挖埋設管道的溝。一些挖出來的石塊,被隨意堆放在溝旁。溝挖好後,有路過的行人好動,隨意將一塊石頭,踢進了準備鋪放輸氣管道的溝中。施工工人根本就沒把這小小的石塊放在眼裏,不屑於將它取出,想當然地認為,這對施工不會有影響。於是,煤氣的輸送主管道,最終被鋪設在了這塊石頭之上。管道鋪好後,道路恢複行車,又恢複了以往的車水馬龍。在夜以繼日的車輛碾壓下,管道所受的壓力亦被聚在支點上——那塊石頭。最終,不堪負荷的輸氣管道,終被這塊石頭硌爛破裂,致煤氣開始泄漏。
事故發生後人們回憶,經過這條道路的行人,常能聞到一股煤氣味兒。但卻沒有一個人把它當回事兒予以關注。關注都談不上,也就提不上報警了。更不可思議的是,這條鋪設的煤氣管道之旁,竟然還有一條地下電纜和它伴行!泄漏的煤氣,沿著這地下電纜彌散,進入了一棟商住樓的配電間,並在配電間內大量積聚。
一天,電源跳閘,電工進入配電間合閘。瞬間,合閘時的電火花,引起了早就積聚在配電間的煤氣爆炸,並沿著充滿煤氣的電纜間隙至煤氣主管道,將大半條街炸毀……
於是,悲劇就發生了。難道這種悲劇是必然要發生的嗎?
我們來假設一下吧——如果設計者不把煤氣鋪設管道的埋設線路設計在行車道下;如果它的周邊沒有那根相伴的電纜;如果挖出來的石頭被及時清運走;如果路人沒有好動的過路人將那石頭踢進溝中;如果施工人員將被踢入溝中的石塊撿出;如果當煤氣泄漏後的煤氣味兒能引起人們足夠的警覺;如果配電間有足夠的通風;如果跳閘停電後那位電工不魯莽地一進配電間就合閘,那麼……
從這起人禍的經驗教訓中,可以引出一新的概念——事故鏈。現實中,許多事故的發生發展並非單一因素引起,而是由一係列不經意的未能得到及時發現、甚至已發現但又被認為無關緊要而未能及時處理的小事件,亦即所謂的事故隱患累積而來。諸環節絲絲相扣,任一環節的延續過程若能得到及時終止,都能避免事故的發生,卻偏偏未能終止,積少成多,事故發生的概率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增長。雖然每個人都隻錯了那麼一點點,但終於由量變到質變,釀成難以挽回的大禍!
所以,要防止人禍,就要警惕“事故鏈”現象,每一個人都要努力避免成為其中的一環……
有時,我們犯了錯誤,甚至是較大的錯誤,但僥幸沒有發生事故,錯誤也往往被掩蓋了,但在已經發生的事故中,卻必然隱含著一係列的這樣、那樣的錯誤。這些錯誤往往不是什麼“高、精、尖”的問題,是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想一下、多說一嘴即可避免的,是舉手之勞就可解決的。但細細想來,豈敢樂觀,這樣的一點點小錯在實際工作、生活中何其多,真正有效消除這樣的問題何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