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說:“對,曠野裏長滿雜草。現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這些雜草?”
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後一課問的竟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
一個弟子首先開口說:“老師,隻要有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點頭。
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是很好的一種辦法。”哲學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個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接著講的是第四個弟子,他說:“斬草除根,隻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說,“課就上到這裏了,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掉雜草。一年後,再來相聚。”
一年後,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
哲學家用實踐告誡弟子們:要想除掉曠野裏的雜草,方法隻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麵種上莊稼。同樣的道理,要想讓靈魂聖潔無瑕,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試想,那些學生們的人生如果缺了這最後一課,即使學富五車,也很可能偏離人生的方向,甚至誤入歧途。可見,注重培養美德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做律師時,有人找林肯為一件訴訟中明顯理虧的一方作辯護。林肯回答說:“我不能這樣做。如果我這樣做了,那麼出庭陳詞時,我就會不知不覺地高聲說:‘林肯,你是個說謊者,你是個說謊者’。”
林肯為什麼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長久地受到人們的尊重呢?除去他的才能和所成就的事業外,更緣於他那偉大的品德。
同樣身為美國總統,第42任總統比爾·克林頓在任期的業績是世所矚目,他執政的能力也是無可挑剔的。但一係列醜聞卻令他終生蒙羞,盡管美國人民原諒了他,但他在曆史上留下的品德上的汙點是無法擦除的。
在人的一生中,道德品格都會起作用,要麼是你的寶庫,要麼是你前行的絆腳石。試想,如果你被人貼上了一個不道德的標簽,誰還願意與你合作共事呢?因此,千萬不可忽視對良好品德的培養。
做人要真誠、正直和誠實,事業才有根基
為人處世,首先是如何為人,如何提高自身的品德和素質。自身的品德和素質關係到能否立足於社會,應付自如地處理各種人生問題,實現人生的理想和價值。
中國古代思想家對個人的道德修養給予特別的關注,把它作為政治學說和人生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德行與事業看做人生追求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麵,強調德是事業的基礎。立業如果不注重品德,事業就沒有根基。
中國人曆來強調,做人首先要真誠、正直和誠實。
真誠做人,保持本然人品,是做人的起點,也是人品的極致。一個人的思想、品格、言行,都要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不能為了某種功利的目的矯揉造作,掩蓋自己的真實麵目,扭曲自己的本性。真誠的反麵是虛偽,自欺欺人,靠戴假麵具過日子。真誠坦率的人不失本色,自然有感人的力量;虛偽矯飾的人一生都在演戲,給人留下偽佞可憎的形象,在生活中容易處處碰壁,自己也喪失心靈的本性,忍受心理上的折磨。
正直也是做人的本分。正直人品表現為襟懷坦白,秉公持正,堅持原則,剛正不阿。正直的反麵則是偽善狡詐。正直的人,對人對事公道正派,言行一致,表裏一致。虛偽狡詐的人偽善圓滑,曲意逢迎,背信棄義,拿原則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