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品德修養:品格比天資更能決定人的一生 (1)(3 / 3)

正直和真誠是互相緊密聯係的。隻有真誠才能正直,反之亦然。觀察一個人,可以把這兩個方麵聯係起來,看他是真誠直爽,還是虛偽圓滑;是光明正大,還是陰險詭詐。這是區別人品的重要標準。

誠實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它是一切德性的基礎。一個人連誠實都做不到,其他的品德都談不上了。

誠就是不自欺,不虛妄。它體現在誠實地對待他人,誠實地對待學習,誠實地對待工作,誠實地為人處世、立身修德中的各個方麵。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力戒貪圖虛名,不求實際。做任何工作,如果華而不實,有名無實,或名過其實,都是不老實的表現,結果終將誤國誤民,害人害己。

一位著名的作家指出:“擁有誠實,人們的生活中就充滿了陽光。”做人一定要誠實,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做老實人,不能靠矯飾偽裝過日子。靠矯飾偽裝、戴假麵具過日子的人,不僅令人憎惡,自己也活得很累。因為他們時時提防假麵具被人戳穿,或者受良心的譴責,經常處於緊張戒備的狀態,很難獲得心理上的輕鬆、安寧與平衡。

誠實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一個人沒有半點虛假隱瞞的東西,說話誠實,做事誠實,內心誠實,就會令人信服。因此,誠實往往可以消除隔閡,化解矛盾,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團結。古人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格言。這是說精誠的力量可以貫穿金石,何況人心呢?

今天,我們仍然要奉行誠實待人的原則。上級要以誠對待部屬,父母要以誠對待子女,企業經營者要以誠對待顧客,每一個人都要以誠對待同事和朋友。以誠待人,才能得到友誼和真情,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敬。人際交往如果離開誠實的原則,人與人之間互相欺騙,爾詐我虞,那麼,人世間便不會有真情友誼,不會有團結親密的人際關係了。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毫無理想追求、渾渾噩噩過日子的人總是少數;但不重視修身的卻大有人在。結果理想追求和自己的思想、知識、能力相矛盾,難免在現實生活中碰壁,被社會淘汰。許多人懷才不遇,憤世嫉俗,可能是社會埋沒了他;也可能並非真正有德有才,而是放鬆了自己的修養和要求,誌大而才疏,或者幼稚脆弱,對生活中的矛盾和挫折,缺乏適應能力、承受能力和臨機處置的能力。這說明處於現代競爭社會,仍然要以修身為本,全麵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

誠實是衡量一個人品格的最重要的標誌

歐洲的諺語中有“誠實為人生至寶”的話;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莎士比亞則指出:“誠實比起腐敗會給你贏得更多的好處。”……誠實作為人生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麵,曆來為古今中外的有識之士所看重。誠實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追求卓越的男人努力培養誠實的行為習慣也是非常必要的。

具有誠實性格的人,說話謹慎,講求信譽,恪守諾言;在待人接物時能溫和有禮、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善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能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在缺點和錯誤麵前,不文過飾非,能主動采取措施進行改正。

誠實的人比較注重現實和實際,精明強幹,往往是事業有成的代表;凡事三思而後行,不莽撞和唐突,不好高騖遠,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都能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這種人重信義和守諾言,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魄力,不輕信人言,有自己的主見和辨別能力,是踏實、可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