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森和約翰是鄰居,他們的家坐落在離小村兩公裏遠的山坡上,那裏空氣清新,景色宜人,而且每到春夏交替的那段日子,山花與鬆葉所散發的清香就會彌漫整個山穀,愜意極了。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通往他們兩家的路上,有一棵胡楊樹擋在路中,每次開車路過時,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繞過它。
一天傑森和約翰在路上相遇了,他們商量要把這棵樹砍掉,並且約翰想要明天就動手。
“可是……可是我明天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傑森說。
“那麼就過幾天好了,我想我們會幹得很好的!”約翰聳了聳肩說。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像約翰所預想的那樣。幾乎每次談及此事,他們都會有一些意外的事情要去處理。就這樣,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一年、兩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當他們須發斑白的時候,一天,兩位老人再次在樹旁相遇了。
“老夥計,我們真的應該把它砍掉了,要不然琳達和凱森他們會在這兒出事的。看,這樹的體形越來越大了,占據了半條路的空間。”約翰望著已經長得粗壯如柱的胡楊樹說。“是啊,這麼久了,我們還是沒有砍掉它,這回我們該用鋸子鋸嘍!”傑森邊說,邊蹣跚著向家裏走去,他決心用小鋼鋸鋸斷它。
可是,由於他們已老邁,再也拉不動那把小鋼鋸了。
對一位成功者而言,拖延與苟且是最具破壞性,也是最危險的惡習,它使你喪失掉主動的進取心。一旦開始遇事推脫,你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它們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唯一的解決良方就是行動。當你真的著手做一件事時,你會驚訝地發現,你正迅速地改變自己和所處的情況。行動未必總能帶來幸福,但沒有行動卻一定沒有幸福。
如果你存心拖延,你總能找出成打的理由來辯解事情為什麼不可能完成、做不了,而對事情為什麼該做的理由卻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困難、太昂貴、太花時間”的種種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隻要我們夠努力、夠聰明、衷心期盼,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頭容易得多。這類人不願許下承諾,隻想找個借口。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為了沒做某些事而製造借口,或想出千百個理由為事情未能如計劃般實現而辯解時,正該麵對現實好好檢討。
我們所需要的是一種雷厲風行的辦事作風。擱著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到明天做,在這個拖延過程中所耗去的時間、精力,實際上能夠將這件事做好。每個人做以前積壓下來的事時,都會覺得不愉快和討厭!在當初可以很愉快、很容易地做好的事,拖延了數日、數星期之後,就會顯得厭煩而困難了。
命運無常良緣難。在我們的一生中,每個人都有良機到來的一刻,但它總是一瞬即逝。我們當時不把它抓住,以後就可能永遠失去了。
有計劃而不去執行,使之煙消雲散,這對於我們的品格會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有計劃而努力執行,這就能增強我們的品格力量。有計劃不算稀奇,能執行訂下的計劃才算可貴。隻有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才能逐步步入傑出者的行列。
避免將精力消耗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那些富有經驗的園丁,往往習慣把樹木上許多能開花結果實的枝條剪去,一般人往往覺得很可惜。但是,園丁們知道,為了使樹木能更快地茁壯成長,為了讓以後的果實結得更飽滿,就必須要忍痛將這些旁枝剪去。否則,若要保留這些枝條,那麼將來的總收成肯定要減少很多。
那些有經驗的花匠也習慣把許多快要綻開的花蕾剪去。這是為什麼呢?這些花蕾不是同樣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嗎?花匠們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後,可以使所有的養分都集中在其餘的少數花蕾上。等到這少數花蕾綻開時,一定可以成為那種罕見、珍貴、碩大無比的奇葩。
做人就像培植花木一樣,與其把所有的精力消耗在許多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還不如看準一項適合自己的重要事業,集中所有精力,埋頭苦幹,全力以赴,肯定可以取得傑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