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靜地說:“你們玩得真開心。我喜歡看你們玩得這樣高興。如果你們每天都來踢垃圾桶,我將每天給你們每人一塊錢。”三個年輕人很高興,更加賣力地表演“足下工夫”。
不料三天後,老人憂愁地說:“通貨膨脹減少了我的收入,從明天起,隻能給你們每人五毛錢了。”年輕人顯得不大開心,但還是接受了老人的條件。他們每天繼續去踢垃圾桶。
一周後,老人又對他們說:“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支票,對不起,每天隻能給兩毛了。”一個年輕人臉色發青:“兩毛錢?我們才不會為了區區兩毛錢浪費寶貴的時間在這裏表演呢,不幹了!”
從此以後,老人又過上了安靜的日子。
逆向思考時,你往往能從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一步步邁向成功。
聰明的人能夠透過表麵的、短暫的現象,把握深層的、長遠的規律。因此,容易比別人把握更多的機會。
有段時間,全國各大飯店紛紛推出“最低消費”這一經營指數,這無形中拒絕了一部分消費者進飯店大門。一家廣州飯店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最高消費”的創意,即進這家飯店的顧客平均每人消費不得超過一百元。
該飯店老板懂得,精彩的策劃絕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另辟新徑,做人無我有之事,顯示出自己獨特的經營個性。而且,當時由於激烈的競爭,使一些飯店都錯誤地擠向了豪華宴和黃金宴的小道上,但有錢的暴富者畢竟有限,繼續擺闊氣的風險性極大。再從社會輿論上看,新聞媒體也越來越多地譴責豪華消費,大有封殺之勢。所以該創意一出,技驚四座,效果非常好,飯店不僅收入大大增加,還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其實,對於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使解決它變得輕而易舉,甚至因此而有所發現,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奇跡來,這就是逆向思維和它的魅力。
那麼,我們在生活中該如何運用逆向思維,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呢?如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要有探根究底的精神。運用逆向思維的前提,是對事件的整體了如指掌,認清其中的因果關係,這樣才能促使產生逆反思維的突破口。
其次,運用逆向思維還需要個人有極大的還原意識,不僅要理解和把握從原始起點到終點的次序和結構及其原發過程,也要在原發過程之後,運用相應的思維過程,循著相同的中間環節回溯進行。最終達到還原意識和策略的滲透。
此外,培養逆向思維,還需要訓練個人的聯想能力,學會不按原來的思路考慮問題,而是從事物的相反方向看待問題,進入全新的意境,得到全新的啟發。
最後,培養逆向思維,還需要還原個人的童心,學會像孩子那樣思考問題,沒有條條框框,不受世俗成見的約束,以任意發揮人的想象力。
總之,不管螺絲怎麼設計,正向擰不開的時候,反向就可能擰得開。遇到複雜的問題,在通常的方式不靈的時候,不妨換一種思路,換一個角度,嚐試一下逆向思維。
活用先前的經驗,從慣性思維中走出來
英國諺語說:“能隨機應變的人是聰明人。”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過一些人們默默因循的、莫名其妙的、貌似神聖不可侵犯的規章製度,其實已經沒有遵守的必要了?許多規則,都是限於當時的曆史條件而製定的,你在套用某些規則的時候,也要考慮現在的客觀條件,否則,就會處處受限。
早有聰明的古人指出,滿肚子都是書本知識能敗事,肚裏一點知識也沒有同樣能敗事。下棋高手不放棄舊棋譜,但不照搬舊譜;名醫不迷信古方,但不離古方。古時的妙法不能照搬到當今;此地的高招不能照搬到彼地。後世接受前人的經驗,貴在活用上,但是這個活用,又要恰如其分。
如果刻板地接受前人經驗,或堅持嚐試和試驗某些使用過的方法的結果,而並沒有考慮到你自己或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那麼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遇到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