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思維謀略: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充分發揮創造性 (3)(1 / 3)

正是因為這個害人的教條,使我們即使有捷徑也不去走,而去簡就繁,並以此為美德,加以宣揚。美國前總統候選人巴布·杜爾在離開參議院時說:“我會不辭艱辛地去競選,我曾經不畏艱辛地做好任何一件事,這種方式對我十分有益。”我們並不否認杜爾先生對國家的貢獻和個人取得的成就;但是,也應該認識到,很可能正是由於他不辭艱辛的做事方式,使他日見蒼老、疲憊和心力交瘁。

我們應該調整思維,盡可能用簡便的方式達到目標。你應該選擇用簡易的方式做事。如果你在與別人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躺在樹陰下的吊床裏,喝著檸檬汽水,打著手機,輕鬆自如地完成了工作;而其他人則要急匆匆地趕公交車,拿著塞得滿滿的公文包,走在繁忙的街頭,在接待室裏挨著時間等待……二者相比,當然是你更明智和高明。

必須指出,用簡易的方式做事不等於懶惰,同樣,應該反對投機取巧和不勞而獲的行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錯,錯的是那種明明放著電梯不用,卻偏要自己爬上高樓的人,以及他們借此沽名釣譽的手段。

要多操心,多思考,不能回避問題

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人生中遇到問題是正常的情況,生活中難免有坎坎坷坷。但是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人們的態度是不同的:有些人選擇避開,有些人選擇麵對。其實,不管是大問題還是小問題,如果一直選擇避開,那麼問題永遠是問題。尤其是對於普通男人來說,麵對來自家庭、生活、工作各個方麵的壓力,每天需要處理的問題更多,更不能回避問題。

那些喜歡逃避問題的人是懶惰的。他們不願意去思考,他們或許可以忍受強大的身體疲憊,而不願意做一絲的腦力思考,寧願累死,也不願操心。他們可以像機器人一樣任勞任怨,隻要按照別人的指示去做。這樣的人有什麼大的出路呢?最多也就是一個規規矩矩的平庸者,沒有創新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傑出的成就。

其實,成大事者所具有的種種力量中,最神奇的莫過於有肯用心和思考的能力。如果我們相信明天更美好,就不必計較今天所受的痛苦。願意用心思考的人,無論多麼困難的問題,都很難擋住他前進的腳步。

古人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一個聰明成熟的人,應當努力成為“勞心者”。如果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善於解決那些艱難的問題,那麼,你很可能會永遠停滯不前,一直都隻能被那些善於動腦的人所控製——管理別人,就成了這些願意操心的人的專利了。他們想著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如何才能賺得更大的利潤,如何才能讓職員的積極性更加高漲等等,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人生的成功者尤其善於思考。無論曾經多麼痛苦不幸、窮困潦倒,他們都不屈從命運,始終相信好的日子就在後麵。他們心有所想,就會有所行動,嚐試去努力改變生活,改變命運。

問題和解決的辦法總是相伴而生的,就像福禍相依一樣。所以,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煩惱,我們需要做的,是努力去思考,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要相信,辦法總是有的,辦法總是比問題多。

你知道現在著名的“觀光電梯”的創意怎麼來的嗎?據說是這樣的:

美國的摩天大廈因為遊客的增多而出現了令人困擾的擁堵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程師決定再修一條電梯。當電梯工程師和建築師在現場準備進行穿鑿作業時,每天在這裏工作的清潔工出來攀談了。

“你們要把各層地板都鑿開?”

“是啊!不然沒辦法安裝。”

“那大廈豈不是要停業好久?”

“是啊!但是沒有別的辦法。如果再不安裝一台電梯,情況比這更糟。”

“要是我,我就把新電梯安裝在大廈外!”清潔工不以為然地說。

就這樣,這個“不以為然”的草根智慧,成就了“觀光電梯”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