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用你的“嘴”打動他的“心”(5)(1 / 3)

說服對方的另一個有效方式,就是消除先入為主的觀念,激發聽眾的參與興趣。

要說服對方就要消除傾聽者的戒備之心。毫無疑問,對傾聽者的心理若不加分析,交往就會遇到重重阻力。由於雙方在剛見麵時,傾聽者對說話者采取了警戒的態度,所以談話者應當一麵巧妙地疏導和鬆懈對方的戒心,一麵小心地輔以適當的忠告,這樣對方就比較容易接受。切忌單刀直入地指責對方,批評對方。否則,無異於火上澆油,會使對方遷怒於你。所以忠告時應把握好尺度,真誠懇切而平心靜氣地向對方陳述,使對方信任你,從而說服對方。

6.不到最後絕不要放棄

作為一名說服者,不到最後的時刻,永遠不要放棄你的說服目標。堅持到最後一刻,你不會有新的損失,你仍然有機會取得新的說服成果。同樣,在說服即將成功時,也要繼續努力說服,直到結果最後確定下來。有時候,說服的結果並未最後定論,但是因為說服人認為即將達到目的,對說服的內容掉以輕心,結果使本來有利的局勢毀於一旦。

學會說服他人是每一個想要成就大事的人都應該修煉的語言功夫。有了這種功夫,你就可以順利地改變他人的觀點和看法,引導他人朝著你想要的思路上發展,這樣,你就能在辦事的過程中減少很多阻力,增加很多推動力,你的辦事效率也會事半功倍。巧妙暗示,讓對方改變

當對方的做法與你期望的方式不符時,你會怎樣處理呢?是直接指出來,還是會運用暗示的方法?很多案例證明,通過巧妙的暗示能保住對方的麵子,比使對方惱怒的指責要高明得多。

暗示的方法可以讓對方明白到自己的錯誤,又維持了他的自尊,主動朝你想要的方向改正,減少反抗或抵觸。

在一個著名的大酒店,一位外賓吃完最後一道茶點,順手把精美的景泰藍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裝內衣口袋裏。

服務小姐不露聲色地迎上前去,雙手捧著一隻裝有一雙景泰藍食筷的綢麵小匣子說:“我發現先生在用餐時,對中國景泰藍食筷有愛不釋手之意。非常感謝您對這種精細工藝品的賞識。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經餐廳主管批準,我代表本店,將這雙圖案最為精美並且經嚴格消毒處理的景泰藍食筷送給您,並按照大酒店的‘優惠價格’記在您的賬單上,您看好嗎?”

那位外賓立刻明白這些話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謝意之後,他說自己多喝了兩杯白蘭地,頭腦有點發暈,誤將食筷插入內衣袋裏。並且聰明地借此台階,說:“既然這種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舊換新’吧!哈哈哈……”

說著取出內衣裏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過服務小姐給他的小匣子,不失風度地向付賬處走去。

服務員用巧妙的暗示方法,告訴對方自己已經知道了他的不合適的行為,又讓他可以順利地下台階。外賓在接收到暗示信息後,很快地改正了自己的做法,不失體麵地付賬了。試想,如果服務小姐直接指出外賓的不當做法,外賓會不會覺得特別尷尬呢?

暗示是一種善解人意的說服方法,他把話鋒藏了起來,把理由也隱蔽了起來,但是卻能讓對方在心領神會的情況下改變。那麼,我們如何運用暗示的方法呢?

1.用暗示的方法來提要求

巧妙的暗示是改變他人做法的一種好方法,它既給他人留了麵子,讓對方可以自下台階,又能傳達自己的意願,實現自己的目的。

德國古典主義最後的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被維也納人稱為“貝多芬第二”。

有一次,勃拉姆斯在法蘭克福巡演時,酷愛藝術的銀行家拉登堡邀請他去吃晚餐。勃拉姆斯接受了邀請。受邀的那天晚上,拉登堡高興而又充滿自豪地把勃拉姆斯迎進客廳,桌子上擺了許多瓶葡萄酒。

“親愛的勃拉姆斯先生,”主人說,“您的光臨使我感到萬分榮幸!為了這令人高興的時刻,我從酒窖裏拿出了最好的名酒。請您品嚐!這是我的葡萄酒中的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的目光從斟滿了酒的酒杯轉向銀行家。然後,他端起酒杯,帶著行家的表情品嚐了一下。

“不錯!”他終於點了點頭,“很好。不過,如果這是您酒中的勃拉姆斯,那麼,您最好還是把貝多芬拿上來!”

勃拉姆斯以自己與貝多芬的排名來評酒,暗示自己嚐到這些酒並不是最好,希望主人提供最好的酒。他在提出要求時,沒有直接說桌上的酒不好,而是以自己和貝多芬在琴藝上排名先後來暗示,希望主人拿出更高檔次的酒來。

2.用暗示指出他人的錯誤

有時候,人難免會因一時糊塗做一些不適當、錯誤的事。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把握住指責別人的分寸:既要指出對方的錯誤,又要保留對方的麵子。如果分寸把握得不適當,就會使對方難堪,破壞交往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