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用你的“嘴”打動他的“心”(2)(2 / 3)

有一個人到泰國曼穀旅遊,他晚上下榻在一個三星級的酒店。第二天清早,他走出房門,走廊上遇到一名漂亮的服務員。服務員微笑著和他打招呼:“早上好,餘先生。”

“早。你怎麼知道我姓餘?”他覺得非常驚訝。

“餘先生,我們每一層的當班小姐都要記住每一個房間客人的名字。”服務小姐微笑著說。餘先生聽了,露出會心的一笑。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還有這麼多認識自己的人,他覺得這個地方一下子親切了起來。

他乘電梯下樓,電梯口的泰國小姐準確地問候說:“早,餘先生。”

這一下,餘先生更驚訝了:“你怎麼能準確地知道我姓餘呢?”

泰國小姐禮貌地說:“餘先生,是上麵的值班服務員說您已經乘坐電梯下樓了。”餘先生恍然大悟。沒想到自己在這個酒店裏還受到這麼熱情的關注。平時他進賓館住上幾個月都沒有人主動打招呼,這一次他才感受到酒店的熱情服務。

幾天後,餘先生已經習慣了這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他非常喜歡這種受到重視的感覺。他覺得這一次旅行溫馨而快樂。

幾年過去了,餘先生一直都沒有去過泰國。有一天,他收到一張卡片,上麵寫著:“親愛的餘先生,自從4年前的5月6日您離開酒店,我們就一直沒有再見到您。酒店的全體員工都非常想念您。希望您下次經過泰國時記得來看看我們。祝您快樂。”署名正是那家酒店。

酒店的留言讓餘先生想起了自己泰國之旅的快樂,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多次向朋友講起在這家酒店的經曆,並向他們推薦這家酒店。

很顯然,這家酒店之所以給餘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為他們把餘先生當成一個熟人和朋友。服務員記住了餘先生的姓名,讓餘先生感覺像親人一樣熟悉。酒店幾年之後還清楚地記得餘先生的姓名和離開的時間,讓餘先生感到自己受重視。正是這種被重視的感覺讓餘先生對酒店產生了好感,不斷地向朋友推薦。

會說話的人總是把注意力放在交談對象身上,他們常常用叫出對方名字的方法,來打通溝通的橋梁。把一個人的姓名鄭重其事地叫出來,會給人一種被尊重、被重視的感覺。反過來,若把他人的姓名忘記了,或是叫錯了,不但會使對方感到難堪,對你和他的關係也是一種損害。

一個人一生要認識很多人,那麼,怎麼記住這麼多人的名字呢?

1.把記住他人名字作為交際的重點

在交際的過程中,有的人重視展示自己,有的人隨意度過,但是有心結交他人的人,卻會把記住他人的名字作為交際的重點。記住他人名字的做法,往往讓你更容易獲得朋友。

陳希在初當教師時,就給自己定下一條規矩:從第一節課起,就要能隨口叫出班上所有學生的名字。

陳希剛到洞口一中時,在第一節數學課上,讓學生們自己介紹了姓名,然後快速記住。接著,他在講課的過程中,隨手指著一個學生說:“廖章剛,請你回答這個問題。”

令陳希驚訝的是,廖章剛的眼裏閃出喜悅的光芒,他看陳希的眼神馬上不同了,回答問題也非常認真。

陳希發現,廖章剛每次在校園裏遇到自己時,都會表現得很尊敬。而據其他的老師說,廖章剛很少主動跟他們打招呼。

後來,廖章剛考上了大學,還念了研究生,就職於廣東邊防總站。

有一次,陳希出差到廣東,想起廖章剛也在當地,便用招待所的電話給他撥了一個電話。陳希問:“你是廖章剛嗎?”

對方禮貌地說:“是,您是哪一位?”

“我是陳希。”

電話那頭激動地喊了起來:“陳老師!”他馬上問陳希在哪裏,然後很快地趕過來,並請假陪陳希遊覽了廣東的各大風景區。

在聊天的過程中,廖章剛說:“陳老師,你知道我為什麼對您印象這麼深嗎?因為您是第一個點名讓我回答問題的老師。當時,班上很多同學都不知道我的名字,而您在上第一節課就點了我的名字,就記住我了!我就覺得我在你心裏是有一定的位置的,所以,我一直都非常感激您!”

陳希記住了學生的名字,學生也記住了他。正是因為他把記住學生的名字作為當老師的第一個要求,所以能隨口叫出學生的名字,贏得學生的尊重。

2.記住對方的特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相特征,有的身材苗條,有的胖嘟嘟的;有的帶著眼鏡,有的頭發稀少;有的打扮另類,有的喜歡戴帽子。這些特征都能讓人在短時間內記下來,並且容易對號入座。記住對方的特征,然後把名字與特征聯係起來,就能很快地在眾人之中辨認出他來。

3.綜合運用多種記憶方式

記住他人的名字,像背誦一樣,也講究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口到。在聽到他人的名字以後,你可以在心裏默念幾遍,在合適的時候用筆記下來,然後多念幾遍。如果有集體照片,或者有單獨留影的機會,你還可以把相片留下來,在相片背麵記下姓名,以便記憶。

4.對他人的名字進行反複記憶

一個人對事情的記憶需要多次反複訓練,如果當時記下來,不去加深印象,那麼就會很快忘記。如果能多次反複,就能記得更牢。